安徽
登录 登录 注册 注册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400-023-1785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微博关注

在线客服

顶部

切换栏目
选择分类
升本政策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招生计划
专业对照
招生院校
历年试题
分数线
成绩查询
报考流程
升本培训
选择地区
重庆专升本
云南专升本
贵州专升本
四川专升本
山东专升本
湖北专升本
河南专升本
陕西专升本
浙江专升本
山西专升本
安徽专升本
河北专升本
甘肃专升本
江西专升本
新疆专升本
湖南专升本
辽宁专升本
海南专升本
天津专升本
宁夏专升本
内蒙古专升本
黑龙江专升本
广西专升本
点击筛选
取消筛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升本资讯 > 正文

2025年安徽外国语学院专升本考试《经济学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2024-11-14
来源:好老师升学帮
阅读 302
导读:《安徽外国语学院2025年专升本考试——经济学原理课程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各经济类专业《经济学原理》课程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一、总纲

普通专升本考试是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考试对象包括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

安徽外国语学院2025年专升本考试实行“2门公共课(各150分)+2门专业课(各150分)”的入学测试方式,考试科目分为文理科,文科2门公共课为“大学语文+英语”,理科2门公共课为“高等数学+英语”,2门专业课为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课程。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对公共课进行统考,专业课由安徽外国语学院自主命题并组织考试。

《安徽外国语学院2025年专升本考试——经济学原理课程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各经济类专业《经济学原理》课程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依据安徽外国语学院各经济类专业对新入学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及《安徽省2025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操作办法》、《安徽省专升本考试大纲编写指引》等文件制定。

《考试大纲》的编写依据是《西方经济学》(第八版)教材,考试内容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经济学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纲》解释权归安徽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第八版),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版。

2、考核目标:主要考查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能力”四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1)记忆:掌握有关概念、名词、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达。

(2)理解:在记忆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能理解并掌握相关特征和方法。

(3)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例。

(4)分析综合:能运用综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一些较复杂的现实经济案例。

(二)《经济学原理》课程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章 引论

1、记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理解:经济决策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个量分析、总量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及经济模型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应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稀缺性、选择的含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不同。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记忆: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动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弹性、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含义;是什么因素决定需求的弹性是有弹性的、单位弹性的、或无弹性的。

2、理解:价格以外的因素是怎样影响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的;需求价格弹性、交叉弹性、收入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会用图表解释总收入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3、应用:供求、供求量、供求函数、供求曲线、供求定理的含义;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定义;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定义,均衡价格的形成;支持价、限制价的含义。

4、分析综合:计算各种弹性的方法并解释结果。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1、记忆:欲望、效用函数、商品的分类;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特殊的无差异曲线;凹的无差异曲线和边界均衡点;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劣质商品恩格尔曲线、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的关系。

2、理解: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特殊的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完全互补等);消费者剩余的含义、计算及应用,恩格尔曲线的含义,收入消费曲线的形成,价格消费曲线的形成。

3、应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并且解释这两种衡量消费者满意程度的方法有何区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为什么个体之间的无差异曲线有所不同;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恩格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导出;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含义。

4、分析综合:预算约束线的含义及曲线的绘制,当收入变动或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预算约束线如何移动;无差异曲线定义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消费者均衡的边际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及应用;消费者均衡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并说明如何产生了下滑的需求曲线。

第四章 生产技术

1、记忆:企业、企业组织、企业决策的含义以及企业筹资的方式;了解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和技术系数的含义,并将它与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联系起来分析。

2、理解: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给出规模收益不变、递增和递减的定义,并将每种情况都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联系起来;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含义。

3、应用: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计算;等产量线的含义。

第五章 成本

1、记忆: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分;成本最小化;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

2、理解:长期成本及其曲线的形成;给出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定义,同时要理解这些成本计算方法反映的是什么,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含义。

3、应用:成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定义和应用;企业利润的含义和计算;等成本线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图形;说明为什么当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投入的边际产品与其价格的比率都相等时,生产成本是最小的。

4、分析综合: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生产者成本最小化或产量最大化的应用。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1、记忆:市场结构的含义。

2、理解:完全竞争的行业特征。

3、应用:完全竞争的含义;完全竞争的个体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并说明厂商通过何种决策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解释厂商收支相抵和停业的条件,以及它们与竞争市场的相关性;解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含义;完全竞争利润最大化的相关计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最大化。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记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2、理解:GDP的概念;收入法与支出法的等价性;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充分就业的概念和自然失业率。

3、应用:GDP的特点;核算GDP的支出法;核算GDP的收入法;GDP和GNP、NI的区别;GDP平减指数及其应用;消费价格指数及其经济含义。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记忆:均衡产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理解: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经济意义;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政府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

3、应用:消费需求量是由什么确定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4、分析综合:乘数原理;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1、记忆: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需求的决定;货币供给的决定。

2、理解:IS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推导。

3、应用: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IS曲线的变动;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LM曲线的变动;产品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变动与经济政策的联系。

4、分析综合:货币需求的动机;流动性陷阱;IS-LM均衡及不同区域的经济含义。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1、记忆:IS-LM模型和AD-AS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AD曲线的含义;AD曲线的推导;AS曲线的含义;AS曲线的推导;

3、应用:总需求曲线的利率效应;总需求曲线的实际余额效应(财富效应);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特殊形式。

4、分析综合: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记忆:失业的定义;失业的类型;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2、理解: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的惯性;预期因素在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作用。

3、应用: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类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影响;滞胀的定义和原因;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滞胀。

4、分析综合: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1、记忆:补偿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2、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与冲突关系;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赤字和公债的关系。

3、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的构成;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工具;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财政政策的时滞;货币政策的时滞。

4、分析综合:如何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主要的自动稳定器机制及其局限;挤出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流动性陷阱及其宏观经济特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三、补充说明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二)本课程试卷总分

本课程考试满分150分。

(三)本课程试卷采用的题型

可以采用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等。

(四)考试时间

本课程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推荐专题
留言咨询
* 姓名
* 手机
* 所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