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 2024 年专升本招生考试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科目 1《化工概论》考试纲要
一、考试范围与内容
本纲要规定的考试范围和内容,以教育部所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 标准(试行)》为依据,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化工各领域有关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典型工艺与生产过程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趋势等, 总 分为 150 分。考试侧重考查考生对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教材如下:
1. 张娜,王强,时维振主编《现代化工导论》, 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 年。
二、考试目标与水平层次
本纲要确定的考试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和考试水平三部分组 成。“知识与技能要点”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条目”是 “知识与技能要点”内容的细化;考试水平是具体确定所考查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和 技能的考查层次。
本纲要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A(识记)、B(理解)、C(掌握)、D (综合运用)。每一较高层次同时包含其较低层次的考试水平。其具体含义为:
A(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水平,要求考生能 正确地辨别、再认或再现相应的基础知识, 如要求学生能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 识别出学过的知识(再认)或者能按题目要求复述学过的知识(再现)。即在记 忆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学习成果。例如:“石油炼制”的概念。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除“识记”的要求外, 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 化学工业发 展的重要趋势有哪些?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初步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方法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简单问题。例如:煤气化的原理及工艺。
D(综合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 考生在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具有系统的、灵活的、较强的综合应用能 力。例如:石油炼制过程工艺等。
三、考试内容
一、绪论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化工的内涵 | 1.化工的定义 2.化工的特点 | √ |
√ | ||
化工的分类 | 1.化工的分类 | √ | |||
化工在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 | 1.化工与农业 2.化工与医药 3.化工与能源 4.化工与国防 5.化工与人类生活 |
√ √ √ √ | √ | ||
化工的发展趋势 | 1.化工的发展趋势 | √ | |||
化工基础知识 | 1.化工生产的基本概念 2.化工单元过程与化工单元操作 3.工艺程序结构 | √ √ √ |
二、天然气化工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天然气资源 | 1.天然气资源 | √ | |||
天然气的组成与 分类 | 1.天然气的组成 2.天然气的分类 | √ √ | |||
天然气的化工利 用 |
1.天然气的化工利用 |
√ | |||
天然气的处理与 | 1.天然气处理与加工的涵义 | √ |
加工 | 2.天然气加工的主要产品 | √ | |||
天然气化工产品 的制备 | 1.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 | √ | |||
2.天然气转化合成甲醇 | √ | ||||
3.天然气制乙炔 | √ | ||||
4.天然气制炭黑 | √ | ||||
5.天然气的氯化加工 | √ | ||||
6.天然气硝化制硝基甲烷 | √ | ||||
7.天然气合成氢氰酸 | √ | ||||
8.天然气制二硫化碳 | √ |
三、煤化工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煤化工的原料及 其范围 | 1.煤化工的原料——煤 2.煤化工的范围 | √ √ | |||
煤化工的发展 | 1.煤化工的发展 | √ | |||
炼焦 | 1.煤的成焦过程机理 2.配煤的目的和意义 3.炼焦化学工业产品 4.炼焦产品的回收与加工 | √ √ |
√ √ | ||
煤的气化 | 1.煤气化原理 2.煤气化工艺 3.煤气化技术的应用 | √ √ √ | |||
煤的直接液化 | 1.煤的直接液化反应机理 2.煤的直接液化工艺 3.典型的煤直接液化工艺 | √ √ |
√ | ||
煤的间接液化 | 1.煤的间接液化技术 2.FT 合成反应 3.煤的间接液化工艺 4.典型的间接液化工艺 | √ |
√ √ |
√ |
四、碳一化工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碳一化工的定义 及特点 | 1.碳一化工的定义 2.碳一化工的特点 | √ √ | |||
碳一化工发展的 推动力 | 1.能源结构的调整 2.环保的要求 3.科技的进步 | √ √ √ | |||
碳一化工发展的 热点 | 1.合成气的生产技术 2.合成气路线合成液体燃料 3.合成气路线合成基础有机化学品 4.天然气(甲烷)直接合成基础有机化学品 | √ √ |
√ √ | ||
典型碳一化工产 品的生产 | 1.二甲醚 2.碳酸二甲酯 3.甲醛 4.醋酸 | √
√ |
√ √ |
五、石油化工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石油化工概论 | 1.石油化工概论 | √ | |||
石油 | 1.原油的一般性质 2.原油的元素组成 3.原油的馏分组成 4.原油的烃类组成 5.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 6.原油的分类 | √ |
√ √
√ |
√ √ | |
石油炼制 | 1.原油的预处理 2.原油的蒸馏 3.催化裂化 | √ |
√ √ |
4.催化重整 5.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 | √ √ | ||||
石油烃类热裂解 | 1.热裂解的原料 2.热裂解的反应原理 3.热裂解工艺 4.裂解产物的急冷操作 5.裂解气分离 | √ |
√ |
√ √ |
√ |
芳烃的生产 | 1.芳烃的来源 2.芳烃的转化 3.芳烃联合加工流程 | √ √ √ | |||
石油化工产品 | 1.乙烯系列产品及用途 2.丙烯系列产品及用途 3.碳四烃系列产品及用途 4.芳烃系列产品及用途 | √ √ √ √ | |||
典型石油化工产 品的生产工艺 | 1.环氧乙烷、乙二醇 2.氯乙烯 3.丙烯腈 4.丙酮、苯酚 5.顺酐 6.环己烷 7.对苯二甲酸及二甲酯 8.双酚 A |
√ √ √ √ |
√ √ | √ √ |
六、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合成材料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高分子科学的发 | 1.高分子的定义 | √ | |||
展 | 2.高分子科学的发展 | √ | |||
高分子的组成、 | 1.高分子的基本组成 | √ | |||
性质及分类 | 2.高分子的基本性质 | √ |
3.高分子的分类 | √ | ||||
高分子合成工艺 | 1.高分子合成方法 2.高分子合成工艺 | √ |
√ | ||
通用高分子材料 | 1.塑料 2.橡胶 3.纤维 |
√ | √ √ |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1.离子交换高分子材料与吸附性高分子材料 2.高吸水性树脂 3.螯合树脂及配位高分子 4.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5.导电性高分子材料 6.感光性高分子 7.医用高分子 8.智能高分子材料 |
√ √ √ √ √ √ √ | √ |
七、精细化工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精细化工的形成 与发展 | 1.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2.精细化工的形成与发展 |
√ | √ | ||
精细化工的特点 | 1.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多 2.间歇生产装置 3.高技术密集度 4.经济效益高 | √ √ √ √ | |||
精细化工产品的 分类 |
1.精细化工产品的分类 |
√ | |||
典型的精细化工 产品 | 1.涂料 2.胶黏剂 3.香料及香精 4.化妆品 |
√ √ | √ √ |
八、生物化工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生物化工的特点 | 1.生物化工的特点 | √ | |||
生物技术的应用 领域 | 1.医药领域 2.农业领域 3.精细化工领域 4.石油化工领域 | √ √ √ |
√ | ||
生物技术的发展 趋势 | 1.生物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2.生物化工的主要发展趋势 | √ √ | |||
生物催化剂—— 酶 | 1.酶及酶催化 2.酶制剂的发展 3.典型的酶制剂 4.酶的应用 |
√ | √
√ √ | ||
生物加工工程 | 1.生物反应器 2.生物产品的分离提纯 | √ |
√ | ||
典型生物化工产 品的生产技术 | 1.苹果酸 2.反丁烯二酸 3.谷胱甘肽 4.发酵法甘油 5.L-赖氨酸 | √ √ √ √ √ |
九、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工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绿色化学的产生 | 1.绿色化学的产生 | √ | |||
与发展 | 2.绿色化学的发展 | √ | |||
绿色化学的研究 | 1.绿色化学的定义 | √ | |||
内容及特点 | 2.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 | √ |
3.绿色化学的特点 | √ | ||||
绿色化工 | 1.绿色化学的“十二原则” 2.绿色化工技术的特点 3.绿色化工工艺 | √ √ |
√ | ||
典型的绿色化工 产品 | 1.绿色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 2.绿色无机化工产品——绿色环保焊膏 3.绿色精细化学品——绿色燃料添加剂 4.绿色生物化工产品——绿色生物制药 | √ √
√ |
√ |
十、化学工业面临的挑战
知识与技能要 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化工污染 | 1.化工污染的发展 2.化工污染的来源 3.化工污染的特点 | √ |
√ √ | ||
化学工业的可持 续发展战略 |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5.我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 | √ √ √
√ |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核形式
(1)采用闭卷笔答方式。 (2)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试卷结构
(1)按考试水平分
考试水平 | A | B | C | D |
百分比 | 20% | 30% | 30% | 20% |
(2)按考试题型分
题型 | 选择题 | 填空题 | 名词解释 | 简答题 | 实践应用题 |
百分比 | 20% | 15% | 15% | 30% | 20% |
科目 2《大学化学》考试纲要
一、考试范围与内容
本纲要规定的考试范围和内容,以教育部所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 标准(试行)》为依据,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三个部分,总分 为 150 分。考试侧重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考查考生运 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教材如下:
1. 钟国清,蔡自由主编《大学基础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9 年。
二、考试目标与水平层次
本纲要确定的考试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和考试水平三部分组 成。“知识与技能要点”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条目”是 “知识与技能要点”内容的细化;考试水平是具体确定所考查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和 技能的考查层次。
本纲要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A(识记) 、B(理解)、C(掌握)、D (综合运用)。每一较高层次同时包含其较低层次的考试水平。其具体含义为:
A(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水平,要求考生能 正确地辨别、再认或再现相应的基础知识, 如要求学生能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 识别出学过的知识(再认)或者能按题目要求复述学过的知识(再现)。即在记 忆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学习成果。例如:“氧化数”的概念。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除“识记”的要求外, 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 水分子中化 学键的种类。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初步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方法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简单问 题。例如: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氧化草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D(综合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 考生在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具有系统的、灵活的、较强的综合运用能 力。例如:计算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
三、考试内容
一、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原子核外电子的 运动状态 | 1.原子的组成 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 3.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 | √ |
√ √ | ||
原子核外电子的 排布 |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和方法 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 | √ √ | |||
元素基本性质的 周期性 | 1.原子半径 2.电离能 3.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 |
√ |
√ | |
化学键 | 1.离子键的特征及本质 2.共价键的键型:σ 键、π 键和配位键 3.共价键的特点 |
√ | √ √ | ||
杂化轨道理论与 分子空间构型 | 1.sp 杂化、sp2 杂化、sp3 杂化的分子构型 2.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 3.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空间构型 | √ √ |
√ |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化学反应速率 | 1.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 2.碰撞理论与过渡态理论 3. 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分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 |
√ |
化学平衡 | 1.实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 2.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3.浓度、压力和温度分别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
√ √ |
三、化学分析概论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误差与数据处理 | 1.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准确度与误差 2.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 |
√ √ | ||
滴定分析法 | 1.滴定分析的基本方法 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 |
√ |
四、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弱电解质的解离 平衡 | 1.弱电解质解离常数表达式 2.解离度的意义 3.稀释定律 | √ |
√ |
√ | |
酸碱质子理论 | 1.酸碱的定义 2.共轭酸碱对的判断 | √ |
√ | ||
酸碱溶液 pH 的 计算 | 1.一元弱酸、弱碱中的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 2.一般式与最简式及其判定条件 | √ √ | |||
同离子效应与缓 冲溶液 | 1.同离子效应的定义及判断 2.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及其 pH 值的计算 3.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置原则 | √
√ |
√ | ||
酸碱滴定法 | 1.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与变色范围 2.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3.酸碱指示剂的合理选择。 | √ |
√ |
√ |
五、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知识与技能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要点 | A | B | C | D | |
溶度积原理及应 用 | 1.溶度积的概念 2.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3.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 √ |
√ |
√ | |
沉淀滴定法 | 1. 银量法终点的确定及其应用 | √ |
六、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氧化还原反应 | 1.氧化数的概念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 √ |
√ | ||
电极电势及其应 用 | 1.原电池的概念 2.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3.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4.能斯特方程的使用 5.电极电势的应用 | √ |
√ √ |
√ √ | |
氧化还原反应滴 定法 | 1.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 2.氧化还原滴定中所用的指示剂类型 3.高锰酸钾滴定法与碘量法 |
√ | √ √ |
七、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配合物及其应用 | 1.配合物的定义、组成 2.常见配合物的命名 | √ √ | |||
配离子的配位解 离平衡 | 1.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 2.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 √ |
√ | ||
配位滴定法 | 1.EDTA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 √ |
√ |
八、吸光光度法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吸光光度法的基 本原理及其应用 | 1.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3.朗伯-比尔定律 4.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 √ |
√ √ |
√ | |
光度分析法及其 仪器 | 1.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2.吸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3.了解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 √
√ |
√ |
九、电势分析法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电势分析法的基 本原理 | 1.基本原理即能斯特方程 2.参比电极,指示电极 |
√ | √ | ||
电势分析法的应 用 | 1.直接电势法 2.电势滴定法 3.原理及终点的判定 | √ √ |
√ |
十、脂肪烃、芳香烃和卤代烃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烷烃 | 1.烷烃的同系物和同分异构 2.烷烃的命名 3.烷烃的性质 | √ √ |
√ | ||
烯烃、炔烃和二 烯烃 | 1.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 2.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 √ |
√ | ||
芳香烃 | 1.芳香烃的分类与命名 2.苯的结构 3.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 4.苯及其一取代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 √ |
√ |
√ |
√ |
卤代烃 | 1.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性质 2.不同类型卤代烃卤原子的活性差异 3.卤代烃的亲核反应历程 | √ |
√ |
√ |
十一、醇、酚和醚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醇 | 1.醇的分类和命名 2.醇的结构 3.物理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如甲醇、乙醇 4.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如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 √ |
√ √ |
√ | |
酚 | 1.酚的分类和命名 2.酚的主要化学性质,如酸性、显色反应等 3.重要化合物,如苯酚,甲苯酚 | √ |
√ |
√ | |
醚 | 1.醚的分类和命名 2.重要醚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如乙醚等 | √ |
√ |
十二、醛和酮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醛 | 1.重要醛的结构及物理性质,如甲醛、苯甲醛等 2.醛的化学性质,如加成、氧化、还原反应等 | √ |
√ | ||
酮 | 1.重要酮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如丙酮等 | √ |
十三、羧酸及其衍生物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羧酸 |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2.重要羧酸的结构及物理性质,如甲酸、乙酸等 3.羧酸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 √ |
√ |
√ | |
羧酸衍生物 | 1.重要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如乙酸酐、DMF 等 2.重要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如乙酸酐 | √ |
√ |
十四、含氮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 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胺 | 1.胺的分类和命名 2.重要胺的理化性质,如苯胺的烷基化反应等 | √ |
√ | ||
含磷有机化合物 | 1.含磷有机物的结构 2.有机磷农药的应用 | √ |
√ |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核形式
(1)采用闭卷笔答方式。 (2)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试卷结构
(1)按考试水平分
考试水平 | A | B | C | D |
百分比 | 30% | 30% | 20% | 20% |
(2)按考试题型分
题型 | 选择题 | 填空题 | 简答题 | 计算题 |
百分比 | 40% | 20% | 2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