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协议
百色职业学院成立于2006年3月,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由百色市人民政府举办,教育教学业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和管理。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右江区城东路,占地132亩,现有学生3360余人;百东新校区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规划校园面积877亩,东组团已于2024年4月启用办学,现进驻学生5000余人,预计到2026年底全部建成。学校现共有在校学生10350人(高职生9850人,中职生500人)。教职工423人(含今年新招聘即将完全报到的45人),其中,专任教师31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79人,高级职称52人,有广西优秀教师1人,广西技术能手2人,担任自治区有关行指委专家2人。
学校现有内设机构24个。其中,党政管理机构10个,分别为: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学院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教学科研处、质量管理办公室(督导办公室)、保卫处(武装部)、招生就业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根据章程和有关规定设置的机构3个,分别为:纪检监察室(审计室)、工会(妇联)、团委;教学教辅机构11个,分别为: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财经商贸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培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运动管理部、图书馆、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校内建有1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23人,其中在职教职工党员185人,退休党员33人,学生党员5人。
学校开设有涵盖整备制造、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财经商贸、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医药卫生、水利、文化艺术等十大类专业27个,教学实训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建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4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
二、工作亮点
学校成立18年来,在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宗旨,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技能”为培养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主要工作亮点如下:
一是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作为。学校党委坚持高站位谋划,对标上级工作部署要求,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配齐配强党支部委员和组织委员,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盯学校高质量发展中难点堵点精准发力,以“八强化八促进”行动为主抓手,党组织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得以彰显,学校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主题教育得到市委高度肯定,学校党委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获先进集体推荐,学校获评广西高校样板党支部1个,自治区三星级党支部1个。
二是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有成效。2020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党委精心筹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及责任清单,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协调联动、师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与学校党建、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2022年6月,学校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学校。
三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推进“三全”育人有硕果。我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思政活动与活动思政同步发力、思政人人与人人思政同心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并取得良好的成效。2024年9月,我校思政工作案例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评为革命老区职业教育优秀案例院校。
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能力有提升。学校坚持“立足百色、面向滇黔桂、服务大湾区、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主动参与百色生态铝产业产教联合体和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现有有效校企合作总数达156家,与吉利汽车集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科曙光、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与深度合作,建设有吉利汽车产业学院、遨博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数智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软件产业学院、智慧健康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教材等关键要素建设,办学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以来,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领域捷报频传,在政府部门举办的技能比赛国赛三等奖2项,广西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59项,创新创业广西赛区比赛银奖1项、铜奖11项。在行业举办的技能比赛中获国际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铜奖)6项,获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自治区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8项。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均保持在90%以上。
三、未来计划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抓好全校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执行力、创新能力,推动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步伐。
(二)强化党性党纪教育。充分发挥党校、革命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反腐倡廉等党性教育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及时发现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
(三)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聚焦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加强组织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教师队伍能力提升战略,全面推进教师增编、学历提升、职称提升、双师培养、全员培训、外聘教师“筑巢引凤”等六项工程,着力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又红又专又能”的师资队伍。
类别 | 专业名称 |
---|
2025年广西专升本报名条件:
(一)普通考生。广西高校2025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以下简称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培养学生)。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区内外高校高职(专科)录取后及在校期间从我区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复学后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区内外高校高职(专科)毕业当年从我区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2024年1月后退役的大学生士兵。
(三)学籍状态为“保留学籍”或“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在招生对象范围内。
(四)2024年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综合考查招生工作录取后未报到、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不能报名参加本次考试。
二、报考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身体健康,各招生专业身体要求按教育部等三部委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三)在校学习、在部队服役或在单位工作期间未受到纪律处分,或所受纪律处分在报名时已解除。
1.普通考生。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综合课(见附件4),总分600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考2门,每门满分150分,每门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基础综合课(根据专业类别采用2门或3门专业基础课合卷)考1门,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具备免专业基础综合课考试资格的普通考生,只需参加公共基础课考试。
2.退役大学生士兵。需参加职业技能综合考查。职业技能综合考查(根据专业类别采用2门或3门专业基础课合卷)考1门,满分300分,考查时间150分钟。
3.考试大纲与说明。使用我院公布的《广西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大纲与说明(2025年版)》(https://www.gxeea.cn/view/content_1173_29734.htm),退役大学生士兵职业技能综合考查参照本考试大纲与说明执行。
序号 | 高职(专科)专业大类 |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专业大类 | 普通本科学科门类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综合课/职业技能综合考查 (2门或3门专业基础课合卷) | |||
专业基础综合课1 | 专业基础综合课2 | 专业基础综合课3 | ||||||
1 | 农林牧渔大类 | 农林牧渔大类 | 农学 | 数学 | 英语 | 化学 | 微生物基础 | |
2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理学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测量学 | 安全生产管理 |
3 |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
4 | 土木建筑大类 | 土木建筑大类 | 工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工程建设法规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5 | 水利大类 | 水利大类 | 工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水利工程制图 | 工程测量 | 工程力学 |
6 | 装备制造大类 | 装备制造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机械制图 | 电工电子技术 | |
7 | 生物与化工大类 | 生物与化工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无机化学 | 化学分析 | 有机化学 |
8 | 轻工纺织大类 | 轻工纺织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平面设计基础 | 色彩应用基础 |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 |
9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 工学 医学 | 数学 | 英语 | 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10 | 交通运输大类 | 交通运输大类 旅游大类 | 工学 管理学 艺术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交通运输概论 | |
11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 C语言程序设计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12 | 医药卫生大类 | 医药卫生大类 | 医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人体解剖学 | 生理学基础 | 病理学基础 |
13 | 财经商贸大类 | 财经商贸大类 | 经济学 理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电子商务基础 | 管理学基础 | 经济学基础 |
14 | 旅游大类 | 旅游大类 | 管理学 | 语文 | 英语 | 旅游学概论 | 服务礼仪 | 管理学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
15 | 文化艺术大类 | 文化艺术大类 | 艺术学 | 语文 | 英语 | 艺术概论 | 艺术史 | |
16 | 新闻传播大类 | 新闻传播大类 | 文学 艺术学 | 语文 | 英语 | 摄影摄像 | 图形图像处理 | 新闻学基础 |
17 | 教育与体育大类 | 教育与体育大类 | 教育学 文学 艺术学 | 语文 | 英语 | 教育学基础 | 心理学基础 | |
教育学 理学 | 数学 | 英语 | 教育学基础 | 心理学基础 | ||||
18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法学 | 语文 | 英语 | 刑事法律 | 行政法律 | 民事法律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
19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法学 文学 管理学 | 语文 | 英语 | 管理学基础 | 人力资源管理 |
说明:
1.语言类、体育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专业可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综合课考试之前根据需要组织必要的考试、考查环节,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并在招生简章中予以明确说明。
2.普通考生参加本表所列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综合课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本表所列的职业技能综合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