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协议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自治区、市共建,以桂林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坚定以培养优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办学方向,坚持做优教师教育类专业,做大艺术类专业,做强应用型专业,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和艺术教育办学特色,设有10个教学院系和1个公共教学部,有5个专业群、41个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1399人。
办学条件齐备优良。校园占地面积1145.7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6.9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1.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300.16万元。校内有218个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使用面积合计5.18万平方米;校外建有实习实训基地240个,附属小学1所。现有教学用计算机5304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20357个。馆藏中文纸质图书128.3万册,电子图书141.9万册。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0人,其中正高职称60人,副高职称184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37.5%;具有研究生学位499人(其中博士27人),自治区级“双师型”教师305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6.8%和46.9%。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对象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5人。
办学特色鲜明彰显。学校86年的发展历史积淀凝练了“走艺术兴学路,创特色师范牌”的办学特色。
——教师教育底蕴深厚。学校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培养高素质师资为目标,创新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作为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广西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桂林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广西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自治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已为社会培养、培训12万多名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在桂林市中小学教师中,20%的正高职称教师、30%的特级教师、40%的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50%的中小学校长为我校毕业生。
——艺术教育贯穿全程。学校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艺术素质课程,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艺术技能课程,不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学校学生于2016年参加央视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并获好评;于2017年参演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演出,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桂林分会场筹备工作优秀组织奖”;于2018年,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演出。学生艺术作品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中荣获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广西第五、六、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51项、二等奖27项。
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校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评为“优秀”,现有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建设主要成果73项。其中,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2个,获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示范课程1门、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8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有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共建)。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3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4项、市厅级项目21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11篇,其中SCI收录59篇、EI收录2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8篇。出版学术著作30部。建有5个特色产业学院,罗汉果产业学院入选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获得专利授权360项、软件著作权420项。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作品3件,广西艺术作品展入选作品3件。学校学报荣获广西高校精品学报、第八届广西优秀期刊、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20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获国家和自治区级奖项274项。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中,获自治区级一等奖62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119项。2021年获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知识大家答”暨“四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总决赛第一名。学校连续11年被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开启新篇。学校先后与乌克兰、爱尔兰、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共同举办教学展示课、教学研讨会、文化体验课等交流活动,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德立校,以艺兴学”的办学理念,弘扬“忠诚仁爱求真担当”的桂师精神,团结一致、砥砺前行,深化综合改革,坚持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学校升本建院发展新局面,加快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的奋斗目标。
类别 | 专业名称 |
---|
2025年广西专升本报名条件:
(一)普通考生。广西高校2025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以下简称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培养学生)。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区内外高校高职(专科)录取后及在校期间从我区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复学后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区内外高校高职(专科)毕业当年从我区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2024年1月后退役的大学生士兵。
(三)学籍状态为“保留学籍”或“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在招生对象范围内。
(四)2024年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综合考查招生工作录取后未报到、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不能报名参加本次考试。
二、报考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身体健康,各招生专业身体要求按教育部等三部委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三)在校学习、在部队服役或在单位工作期间未受到纪律处分,或所受纪律处分在报名时已解除。
1.普通考生。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综合课(见附件4),总分600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考2门,每门满分150分,每门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基础综合课(根据专业类别采用2门或3门专业基础课合卷)考1门,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具备免专业基础综合课考试资格的普通考生,只需参加公共基础课考试。
2.退役大学生士兵。需参加职业技能综合考查。职业技能综合考查(根据专业类别采用2门或3门专业基础课合卷)考1门,满分300分,考查时间150分钟。
3.考试大纲与说明。使用我院公布的《广西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大纲与说明(2025年版)》(https://www.gxeea.cn/view/content_1173_29734.htm),退役大学生士兵职业技能综合考查参照本考试大纲与说明执行。
序号 | 高职(专科)专业大类 |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专业大类 | 普通本科学科门类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综合课/职业技能综合考查 (2门或3门专业基础课合卷) | |||
专业基础综合课1 | 专业基础综合课2 | 专业基础综合课3 | ||||||
1 | 农林牧渔大类 | 农林牧渔大类 | 农学 | 数学 | 英语 | 化学 | 微生物基础 | |
2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理学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测量学 | 安全生产管理 |
3 |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
4 | 土木建筑大类 | 土木建筑大类 | 工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工程建设法规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5 | 水利大类 | 水利大类 | 工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水利工程制图 | 工程测量 | 工程力学 |
6 | 装备制造大类 | 装备制造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机械制图 | 电工电子技术 | |
7 | 生物与化工大类 | 生物与化工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无机化学 | 化学分析 | 有机化学 |
8 | 轻工纺织大类 | 轻工纺织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平面设计基础 | 色彩应用基础 |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 |
9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 工学 医学 | 数学 | 英语 | 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10 | 交通运输大类 | 交通运输大类 旅游大类 | 工学 管理学 艺术学 | 数学 | 英语 | 工程制图 | 交通运输概论 | |
11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 C语言程序设计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12 | 医药卫生大类 | 医药卫生大类 | 医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人体解剖学 | 生理学基础 | 病理学基础 |
13 | 财经商贸大类 | 财经商贸大类 | 经济学 理学 管理学 | 数学 | 英语 | 电子商务基础 | 管理学基础 | 经济学基础 |
14 | 旅游大类 | 旅游大类 | 管理学 | 语文 | 英语 | 旅游学概论 | 服务礼仪 | 管理学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
15 | 文化艺术大类 | 文化艺术大类 | 艺术学 | 语文 | 英语 | 艺术概论 | 艺术史 | |
16 | 新闻传播大类 | 新闻传播大类 | 文学 艺术学 | 语文 | 英语 | 摄影摄像 | 图形图像处理 | 新闻学基础 |
17 | 教育与体育大类 | 教育与体育大类 | 教育学 文学 艺术学 | 语文 | 英语 | 教育学基础 | 心理学基础 | |
教育学 理学 | 数学 | 英语 | 教育学基础 | 心理学基础 | ||||
18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公安与司法大类 | 法学 | 语文 | 英语 | 刑事法律 | 行政法律 | 民事法律 |
工学 | 数学 | 英语 | ||||||
19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法学 文学 管理学 | 语文 | 英语 | 管理学基础 | 人力资源管理 |
说明:
1.语言类、体育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专业可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综合课考试之前根据需要组织必要的考试、考查环节,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并在招生简章中予以明确说明。
2.普通考生参加本表所列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综合课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本表所列的职业技能综合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