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传热学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传热学不仅为学习有关专业提供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热能利用、热工设备设计的工程技 术人员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同时,具有计算求解典型传热问题的能力。参加传热学考试的考 生应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理解传热方式的产生机理,基本定律,能够进行简单计 算,并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应熟悉温度场及温度梯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几何形 状物体导热问题的求解目标与思路。应熟悉对流换热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牛顿冷却公式计算 对流换热问题并理解用分析方法求解对流换热问题的实质,理解边界层的概念,掌握二维、 稳态、常物性、不可压缩、不计重力、无内热源的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掌握对流传 热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对流传热现象的分类及对流传热研究方法;理解牛顿冷却定律、对流 换热微分方程组及边界条件,强制对流换热特征,大空间自然对流。掌握速度边界层和热边 界层的概念;了解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掌握相似以及特征数的概念。熟悉凝结换热的机理 及其特点,了解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熟悉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掌握黑体辐射基本定律的 计算,熟悉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掌握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掌握辐射 传热的角系数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掌握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 ;辐射传热的控制(强化与削弱)。熟悉换热器的类型,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试卷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名词解释要求准确的写出相关定义,填 空题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计算过程,简答题要求简洁明了的进行道理阐述,计算题要求 有较详细的计算过程。
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分值合计为 50 分,简答题和计算题分值合计为 100 分。
II.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 知识范围
应熟悉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了解传热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发展动态;掌握热 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理解传热方式的产生机理,基本定律,能够进行简单计算,并能够 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理解热阻、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了解传热学的研究方法。
2. 考核要求
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理解传热方式的产生机理,基本定律,能够进行简单计
算,并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理解热阻、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了解传热学的研究方 法。
二、稳态热传导
1. 知识范围
应熟悉温度场及温度梯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几何形状物体导热问题的求解目标与思
路;了解二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法及多维导热问题的形状因子法。
2. 考核要求
应熟悉温度场及温度梯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几何形状物体导热问题的求解目标与思
路;了解二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法及多维导热问题的形状因子法。
三、非稳态导热
1. 知识范围
熟悉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熟悉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方程的求解; 掌握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使学生能够应用诺谟图进行工程计算。对于特殊形状的二 维和三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求解,只要求能应用诺谟图进行工程计算,而不必进行推导。对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问题,主要使学生了解其对应的物理问题和分析解的特点。
2. 考核要求
熟悉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方程的求解;对于特殊形状的二维和三维非稳态导 热问题的求解,只要求能应用诺谟图进行工程计算,而不必进行推导。对半无限大物体的非 稳态导热问题,主要使学生了解其对应的物理问题和分析解的特点。
四、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1. 知识范围
应熟悉对流换热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牛顿冷却公式计算对流换热问题并理解用分析方法 求解对流换热问题的实质,理解边界层的概念,掌握二维、稳态、常物性、不可压缩、不计 重力、无内热源的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2. 考核要求
熟悉对流换热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牛顿冷却公式计算对流换热问题并理解用分析方法求 解对流换热问题的实质,理解边界层的概念,掌握二维、稳态、常物性、不可压缩、不计重 力、无内热源的对流换热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五、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1. 知识范围
掌握对流传热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对流传热现象的分类及对流传热研究方法;理解牛顿 冷却定律、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及边界条件,强制对流换热特征,大空间自然对流。掌握速 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概念;了解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2. 考核要求
掌握对流传热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对流传热现象的分类及对流传热研究方法;理解牛顿 冷却定律、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及边界条件,强制对流换热特征,大空间自然对流。掌握速 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概念;了解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六、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1. 知识范围
掌握相似以及特征数的概念;了解相似原理的应用及其模化实验和对实验关联式的正确 认识。熟练掌握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及其计算和相应的修正方法;掌握外掠平板、单 管和绕流管束的实验关系式;了解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2. 考核要求
掌握相似以及特征数的概念;熟练掌握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及其计算和相应的修 正方法;掌握外掠平板、单管和绕流管束的实验关系式;了解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关 联式。
七、相变对流传热
1. 知识范围
熟悉凝结换热的机理及其特点,掌握膜状凝结换热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掌握大容器沸 腾传热的模式及实验关联式,了解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了解热管的工作原理。
2. 考核要求
熟悉凝结换热的机理及其特点,掌握膜状凝结换热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掌握大容器沸 腾传热的模式及实验关联式,了解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了解热管的工作原理。
八、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
1. 知识范围
应熟悉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掌握黑体辐射基本定律的计算,熟悉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
性,掌握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
2. 考核要求
掌握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掌握黑体辐射基本定律的计算,熟悉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 掌握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
九、辐射换热的计算
1. 知识范围
应掌握辐射传热的角系数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掌握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 收与辐射的关系;两表面封闭系统和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的计算;辐射传热的控制(强化 与削弱)。
2. 考核要求
掌握辐射传热的角系数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掌握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 与辐射的关系;掌握两表面封闭系统和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的计算;掌握辐射传热的强化 与削弱。
十、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
1. 知识范围
熟悉换热器的类型,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掌握换热器设计和校核步骤,掌握逆 流式和顺流式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
2. 考核要求
熟悉换热器的类型,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掌握换热器设计和校核步骤,掌握逆 流式和顺流式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
十一、传质学简介
1. 知识范围
了解质扩散、斐克定律以及对流传质、表面传质系数的概念。
2. 考核要求
了解质扩散、斐克定律以及对流传质、表面传质系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