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好专升本免试招生政策,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印发2025年重庆市普通高校专升本免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学函〔2025〕2号)文件精神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2025年退役大学生士兵、技能竞赛免试生专升本招生。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名称: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第四条 招生代码:5021
第五条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
第七条 学习形式:全日制
第八条 学校概况: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原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在合川区和铜梁区建有3个校区。学校秉承“行知思想”,弘扬“作孚精神”,奉行“培元致新”的校训,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是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重庆市首批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以跨文化传播、跨境商贸专业和数智化工科专业为两翼,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设置14个二级学院,其中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获批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现有51个本科专业,涵盖7个学科门类、22个专业大类。应用经济学为市级重点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旅游管理为市级一流专业。
学校着力打造以跨文化传播和跨境商贸为特色的新文科,大力发展以数智化为特色的新工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7万多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第三章 招生对象与资格条件
第九条 招生对象
(一)退役大学生士兵
1.市内外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从重庆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并于2025年应届毕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2.市内外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生从重庆应征入伍,并于2024年或2025年春季退役的大学生士兵。
3.市内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从重庆市外报名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并于2025年应届毕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二)技能竞赛免试生
1.高职专科在校期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及以上奖项(金奖、银奖可作为团队成员,铜奖须作为项目负责人)、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及以上奖项(金奖、银奖可作为团队成员,铜奖须作为项目负责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2.高职专科在校期间获世界技能大赛、“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胜奖及以上,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铜奖及以上,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参加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重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市级一等奖或金奖奖项。
3.高职专科在校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铜奖及以上奖项,获得重庆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市级决赛银奖及以上奖项。
技能竞赛免试生,按照赛项及获奖情况分为以下四个等次: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国家级竞赛二等奖、国家级竞赛三等奖、市级竞赛奖,我校招收市级竞赛奖及以上获奖等次技能竞赛免试生。
第十条 资格条件
(一)思想政治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在校或者服役期间若受过处分,截至报名时,其处分已被学校或者部队正式书面解除。
(二)学习成绩好,能顺利完成普通高职专科学业。
(三)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自愿申请。
第四章 招生计划与方式
第十一条 招生计划
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核定批准,2025年我校专升本免试生招生计划456人,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计划356人、技能竞赛免试生招生计划100人,不设具体分专业计划,将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就读专业意愿。招生科类、专业、学费等考生可在学校招生网(http://zs.ccibe.edu.cn)主页“招生计划”栏目查阅。
第十二条 招生方式
专升本免试招生通过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https://www.cqksy.cn)上进行报名,并按相关规定完成资格审核。符合资格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技能竞赛免试生,免于参加全市统一文化课考试。
我校依据考生志愿填报情况,确定是否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组织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查。
(一)考生志愿填报人数低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不组织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
(二)考生志愿填报人数高于招生计划数,则根据招生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组织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
1.考查方式:采取网络线上面试方式对考生进行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同一专业类采用同一种面试方式,每位考生面试时间5-10分钟,面试全程录音录像。
2.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对考生的品德修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考查。
3.考查总分及加分条件: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总分为100分。参军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在综合考查成绩基础上附加10分,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的附加5分,获得多项荣誉的不累计加分。
4.参加我校征集志愿的考生,我校认可其参加的其它高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查成绩,不再单独组织考查。
5.考查时间及注意事项,在我校招生网(http://zs.ccibe.edu.cn)主页另行公布。
第五章 志愿填报与录取
第十三条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进行网上填报,相关免试生须严格按照高校公布的招生专业及本专科专业对应关系等进行志愿填报,最多可填报3个院校顺序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志愿,具体时间安排和要求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另文通知。
录取后未完成的计划,原则上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对社会公布并组织未被录取考生进行一次征集志愿,具体时间安排和要求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信息发布为准。免试生批次录取结束后,如有结余计划,由学校用于录取其他专升本考生。
第十四条 录取原则
(一)无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专业的录取原则:依据考生志愿和专业对应关系,填报考生全部免试直接投档录取,进档考生均按其填报的专业志愿1录取。
(二)有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专业的录取原则:依据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成绩(含附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结合考生志愿、专业对应关系、招生计划、在校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获奖等次等,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考生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成绩相同时,以获奖等次或服役期间表现、在校期间平均成绩(以考生提供的,经就读高职专科学校教务部门加盖鲜章的成绩单为准)排序录取,专业均按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1录取。
第十五条 录取公示与录取通知书发放
录取结束后,在我校招生网(http://zs.ccibe.edu.cn)主页公示拟录取学生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录取学生名单公示无异议,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后,考生可登录我校招生网(http://zs.ccibe.edu.cn)查询录取信息。
录取名册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打印并加盖公章备案存档。学校领取备案的录取名册后,依此填发录取通知书,并集中交送专科毕业院校,由专科毕业院校发达学生本人。
第六章 学生管理、资助政策与收费标准
第十六条 学生管理
我校在学生入学时进行入学资格复查,不符合资格条件、未能正常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并按时获得高职专科毕业证书的不得入学。专升本学生除不能转学转专业外,日常管理、毕业待遇等与我校相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相同。经重庆市教委批准录取的2025年专升本学生,升入我校2023级对应本科专业学习。
第十七条 资助政策
我校按照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规定,设有完善的奖助体系,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可向学校申请办理。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除上述奖助外,符合国家规定的贫困生贷款条件者,入学前凭录取通知书,可在家庭所在市(县、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第十八条 收费标准
专业学费、住宿费等严格执行重庆市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最新收费标准,各专业具体收费标准在我校招生网(http://zs.ccibe.edu.cn)和《2025年专升本学生入学指南》上公布。
第七章 学历与学位证书
第十九条 学历与学位证书
专升本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并根据教育部教学〔2002〕15号文件规定,在学历证书上注明“在本校××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字样,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和颁发学历证书实际时间填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八章 其他
第二十条 重要声明
(一)我校从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代办专升本招生事宜,有关招生相关工作,请直接与我校招生工作处联系,否则出现任何后果,我校概不负责。
(二)本招生章程由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招生工作处负责解释。若有与主管部门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主管部门有关政策为准。
第二十一条 联系方式
1.监督申诉
监督部门: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纪委办公室
监督电话:023-64289311
2.招生服务
招生部门: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招生工作处
招生电话:023-42888768、42897897、42888798(兼传真)
学校网址:http://www.ccibe.edu.cn
招生网址:http://zs.ccibe.edu.cn
电子邮件:ccibezs@sohu.com
学校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学府路88号(合川A校区)
重庆市合川区濮湖大道368号(合川B校区)
重庆市铜梁区学府大道304号(铜梁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