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是2022年武汉学院专升本考试科目之一,课程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索批判思维以及遇难必解的精神。3.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自尊自信精神、持续发展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2022年武汉学院专升本《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已经公布,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等。需要考试该科目的同学一定要研究教学大纲,院校会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出题,具体教学大纲内容请参考下方。
《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索批判思维以及遇难必解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自尊自信精神、持续发展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
1.理解:现代金融的内涵,现代金融所包含的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各子市场的主要组成以及运行方式;利率的计算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性质及业务知识;各类金融工具的使用、比较及其收益率的计算。
3.了解:世界金融的发展动态、我国经济政策和金融现实问题和前沿热点知识。
4.运用: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相关技能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为提高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与起源、货币的职能与计量、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利息及其计算、利率的种类和体系、利率的决定、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中介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中央银行的产生与类型、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业务、中央银行清算制度、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内涵、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货币均衡与失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应、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调节、国际储备、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等等。
2.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和计量、信用工具、利率的决定和期限结构、金融衍生工具的计算与使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的模型、通货膨胀的效应与治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及传导机制、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调节、金融稳定和金融风险管理等等。
三、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货币产生和货币形态的演变,了解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货币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划和有效管理时间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正确理解货币本质和在不同货币形态下货币如何发挥其职能,熟习货币层次的划分和计量、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了解中国人民币制度。让学生对于金融学有一个初步认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金融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计量;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
难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计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及其起源
1.货币的产生 2.货币形态的历史演变 3.货币的本质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的计量
1.货币的定义 2.货币层次划分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构成及演变
1.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二章 信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重点掌握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在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并掌握信用的概念、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了解不同信用形式在现在金融市场中的经典案例,防范信用风险。
【重点难点】
重点: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信用的构成要素;信用形式;信用工具。
难点:信用形式;信用工具。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概述
1.信用的含义及特征 2.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信用的构成要素 4.信用的功能与风险
第二节 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民间信用 6.国际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特征 2.信用工具的分类 3.信用工具的介绍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重点掌握利息的本质和利率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利息的本质、利息的计算、现值与终值、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理解利率的种类及体系、利率的决定;了解我国金融机构的计息与结息规则掌握货币的本质,要求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现值与终值的相关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利息的本质、利率的种类和体系、利息的计算、利率的决定、现值与终值。
难点:利息的本质;利息的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息及其计算
1.利息及其计算 2.利息的合理性 3.利息的计算 4.现值与终值 5、我国金融机构的计息和结息规则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及体系
1.利率的种类 2.利率体系 3.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1.马克思关于利率的决定理论 2.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
第四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1.利率的风险结构 2.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四章 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和教学活动,学生在了解金融市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交易内容、交易原理。主要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基本常识,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重点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交易内容、交易原理,关注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金融工具的创新。
【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市场概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难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概念 2.金融资产 3.金融市场要素 4.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分类 5.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货币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 2.票据市场 3.本票市场 4.国库券市场和回购协议市场 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1.股票市场 2.债券市场 3.债券投资基金市场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1.金融远期市场 2.金融期货市场 3.金融期权市场 4.互换市场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中介机构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重点掌握金融中介机构的性质与职能,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有机分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掌握金融中介机构以及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理解不同金融机构在现在金融体系中的职能与作用,对现代金融系统的整体框架有全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中介机构;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难点: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机构简述
1.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2.金融中介的作用
第二节 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1.间接金融中介机构 2.直接金融中介机构 3.服务类金融机构
第三节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3.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4.政策类银行 5.外资金融机构 6.金融监管机构 7.信用评级机构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1.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2.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第六章 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以及 经营原则和管理理论,理解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计划和有效管理时间的能力和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及职能;理解负债与资产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资本、负债、资产和附属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
难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存款扩展倍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及职能
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 3.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 4.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5.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自有资本 2.吸收外来资金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现金资产 2.贴现业务 3.贷款资产业务 4.证券投资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1.结算类中间业务 2.担保承诺类中间业务 3.融资类中间业务 4.代理类中间业务 5.其他中间业务 6.表外业务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资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负债管理的理论与评价 3.资产负债协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4.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2.商业银行风险类型
第七节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1.两组概念 2.信用创造过程 3.存款扩张倍数 4.派生倍数的修正
第七章 投资银行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可以重点掌握投资银行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作用及操作;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划和有效管理时间的能力和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理解投资银行的类型、组织机构、职能单位及作用,掌握投资银行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作用及操作。
【重点难点】
重点:投资银行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
难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资银行概述
1.投资银行的定义 2.投资银行的类型 3.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4.投资银行职能单位
5.投资银行的作用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务
1.证券承销 2.兼并与收购 3.项目融资 4.公司理财 5.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 6.基金管理 7.资产证券化 8.金融创新 9.风险投资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1.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2.中央投资银行的发展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
1.资产证券化参与者 2.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第八章 中央银行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主要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职能、主要业务,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并通过对必然性的理解认识和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理解中央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种类以及现代金融体系中主要的中央银行;理解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以及中央银行清算制度。
【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计量;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
难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计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职能
1.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 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3.中央银行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
1.负债业务 2.资产业务 3.中间业务
第三节 中央银行清算制度
1.票据交换 2.中央银行组织全国清算
第四节 中央银行反洗钱监管
1.洗钱 2.反洗钱
第九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重点掌握货币需求量的基本测算方法,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划和有效管理时间的能力、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含义,了解传统货币数量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和现代货币主义等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理解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掌握货币需求量的基本测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需求与供给;流动性偏好理论;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难点: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内涵
1.货币需求的含义 2.货币需求的分类 3.货币需求量和货币需求弹性 4.货币供给的概念 5.货币的层次划分 6.货币供给的过程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1.古典货币数量论 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4.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货币需求量的测量
1.测量货币需求量的意义 2. 货币需求量测算的方法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1.基础货币 2.货币供给理论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效应,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理解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以及货币失衡的主要原因;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效应以及治理对策,掌握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通货膨胀的度量与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效应;通货膨胀的治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难点: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效应;通货膨胀的治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失衡
1.货币均衡 2.货币失衡 3.社会总供给平衡与失衡 4.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第二节 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 2.通货膨胀的类型 3.通货膨胀的成因 4.通货膨胀的效应 5.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6.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三节 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 2.通货膨胀的类型 3.通货紧缩产生的机理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重点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和主要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及其优缺点。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使之具备较强的批判思维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效应;掌握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效应。能够运用货币政策相关理论理解和分析当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效应;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难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效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3.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建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意义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 3.中介目标的种类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效应
1.货币很正常的传导机制理论 2.货币政策效应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 2.稳健的货币政策 3.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改革 4.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教学目的】
通过这本章学习,学生可以重点掌握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分析,培养自己金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学习金融风险防范方法和金融安全管理。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基本原理及其表现;理解金融深化、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的基本理论;学习预防和应对风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创新的经济效益,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金融风险种类与防范,金融危机分析。
难点:金融创新理论,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金融危机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创新
1.金融深化 2.金融抑制 3.金融创新理论 4.金融创新的经济效益及影响
第二节 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 2.金融监管模式 3.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手段
第三节 金融风险
1.金融风险含义 2.金融风险分类 3.金融风险特征 4.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
第四节 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 2.现代金融危机的特征 3.选择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第五节 金融安全
1.对金融安全的理解 2.金融安全的特征 3.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 4.中国的金融安全
研究教学大纲,对大纲中的考点及相关要求进行认真研究,是应考的关键。正在备考专升本的同学,关注湖北好老师升学帮网站可以了解更多专升本的考试信息。如果在学习上有困难,自制力差,可以在下方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们的老师会针对你的学习情况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