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主要由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两大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主流理论、对外贸易政策及其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掌握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主流理论、对外贸易政策及其措施的应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在毕业后从事国际经贸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考核的基本要求
1.检查和评价学生对国际贸易发展概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检查和评价学生对国际贸易主流理论观点的掌握情况。
3.检查和评价学生对对外贸易政策及其措施的掌握情况。
4.检查和评价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措施分析国际贸易现象的基本能力。
三、考核的形式和方法
1.考核形式
考试(闭卷、笔试)。
2.考核方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150分试卷。
四、考核内容
第一章 导论
1.掌握国际贸易的含义及产生条件,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及其比较、能够对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结构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专业化系数与比较优势指标等)。
第二章 国际分工
1.了解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与形式。
2.了解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
3.掌握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理论评价(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
4.掌握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观点(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产业内分工学说等)
第三章 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1.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构成。
2.掌握世界市场货物的主要交易方式(包销、代理、寄售、拍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
3.掌握贸易条件指数的含义、类型、计算及其经济意义。
第四章 对外贸易政策
1.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2.掌握重商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
3.掌握李斯特关税保护政策与理论、超保护贸易政策与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及其比较。
4.掌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背景及主要观点。
第五章 关税
1.掌握关税、关境、海关的含义及特点。
2.掌握最惠国税、特惠税、普惠税的含义及特点。
3.掌握“双反一保”(倾销与反倾销税、补贴与反补贴税、保障措施)贸易救济措施的含义及实施条件。
4.掌握关税征收的基本方法及计算。
5.关税有效保护率的含义及计算,比较关税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的区别并说明其政策意义。
6.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相关知识分析国际贸易摩擦现象并提出应对方法。
第六章 非关税壁垒
1.掌握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及特点(进口配额制的含义及分类;自愿出口配额制、歧视性政府采购、专断的海关估价等)。
2.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特点及主要形式。
3.掌握市场准入壁垒、贸易便利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4.运用非关税壁垒相关知识分析国际贸易摩擦并提出应对方法。
第七章 贸易促进措施
1.掌握主要出口促进措施的含义及特点(出口信贷及其类型、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补贴)。
2.掌握特殊经济区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3.运用特殊经济区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特殊经济区的发展实践。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1.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形式及其区别(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2.了解当今世界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概况(欧盟、东盟等)。
3.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
第九章 世界贸易组织
1.了解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及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最新进展。
五、参考教材
薛荣久主编、崔凡、杨凤鸣副主编.《国际贸易(第七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
来源:湖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