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
据介绍,这次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历时三年多,全面对接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吸纳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要求,包括了职业面向、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毕业要求等11个方面要素。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共758项,涉及新版《目录》1434个专业的52.9%,覆盖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82.1%。
首次实现中职、高职专科、本科一体化设计
本次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一大突出特点是首次对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专业教学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努力推进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和逐层递进,使教学体系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新版专业教学标准还把不同阶段的同类或相近专业进行了贯通与优化设计,比如中职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高职专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本科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还有中职的数字影像技术专业、高职专科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本科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形成有机整体,有利于服务产业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据介绍,新标准紧密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下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职业岗位新要求,优化了如微电子技术、航空制造、智慧农业、智能物流等产业重点领域和婴幼托育、健康养老等民生紧缺领域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也注重了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教育技术的全面应用。
同时,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规定中职、高职专科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职业本科原则上不少于60%,还特别明确了职业本科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可以将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等作为毕业设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