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大连,简称“辽师大”,是一所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是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学校有教职工1866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4人,千人层次人选2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省优秀专家8人,省特聘教授4人,省"攀登学者"3人,省优秀人才36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2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3人,大连市首批领军后备人才6人。
二、招生计划及近年录取分数
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专升本招生计划
辽宁师范大学2017~2019年专升本录取分数
专业名称 | 2017年录取分数 | 2018年录取分数 | 2019年录取分数 | 录取原则 | ||
最低录取分数 | 录取人数 | 最低录取分数 | 录取人数 | 最低录取分数 | ||
汉语言文学 | 381 | 60 | 443 | 60 | 综合成绩=省统考成绩+专业综合+专业技能 | |
英语 | 386 | 60 | 414 | 6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23 | 50 | 408 | 5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48 | 30 | 390 | 30 |
三、专业介绍
1、汉语言文学(050101)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掌握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语文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为文化、教育、出版、传媒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汉语言文学基础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代文论、古典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外语言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
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2、英语(050201)
培养目标:依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本科生规格和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收法律思维和法律实务技能的基本训练,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及其他相关职业复合型的通用法律人才。
3、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的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集 合论与现代数学基础导引、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函数论、抽象代数数值方法、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学实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 学科教学论、外语等。
就业:可以从事程序员、商务人员、教师等行业。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能够在IT企业、政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相关技术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方向与专业前景:本专业重点面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以产教融合发展为方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以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为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方向,毕业生发展空间广阔。
主要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Visual C++可视化编程、计算机网络、H5前端开发技术、JAVA框架技术、.NET平台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
就业及深造:毕业生可在IT企业、政府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Web软件开发、移动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四、学费及住宿标准
按照辽宁省物价局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
五、学生奖励及资助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困助学措施:(1)指导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设立特困补助基金(3)设立勤工助学岗位(4)设立社会团体、个人资助基金(5)设立优秀特困学生奖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