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专业科目的考试大纲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备考复习资料,很多同学都想知道2022年河北专升本金融工程/金融学/精算学/农林经济管理/投资学专业(经管类)考试大纲内容是什么,今天好老师升学帮就为大家分享内容较多请大家收藏保存哦。
I.课程简介金融学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金融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及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以及国际金融等八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对各知识点的要求,主要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关知识,有初步认识。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解释。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重点掌握有关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货币及货币制度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货币的概念、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金属货币制度的演变形式及特点、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等知识的掌握。
2.信用及利率部分要求学生对信用的定义及特点;现代信用形式如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现代信用形式的特点;利率的计算、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与利率的经济功能;对西方利率理论及商业票据、信用证等信用工具的概念的理解。
3.金融市场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含义、金融市场的分类及主要功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工具的区别;掌握股票、债券的含义、特征及二者的区别;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各自构成及特征等知识的掌握;掌握票据贴现的计算。
4.商业银行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业务种类;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等知识的掌握。
5.中央银行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对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的总体掌握,尤其是对中央银行在履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三大职能有全面的认知与掌握。
6.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货币需求的定义,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影响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派生存款的计算;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及三大工具的优缺点;对费雪交易方程式、剑桥现金余额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等内
容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够结合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运用。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成因、衡量标准等基础知识;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同时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影响及治理对策有所把握;考查学生如何运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以及中央银行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或经济下滑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
8.国际金融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汇率的标价方法;国际收支的定义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项目;国际储备的定义与构成等知识的掌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金融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性试题占45%,能力性试题占55%。
2.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题型包括七类题型:
(1)名词解释(25分)
(2)单选题(20分)
(3)多选(10分)
(4)判断题(26分)
(5)计算题(14分)
(6)简答题(40分)
(7)论述题(15分)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形态
1.货币起源于商品(了解)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理解)
3.信用货币的含义(理解)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凭证。
(二)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本质(掌握)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职能(掌握)
(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的职能。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是货币在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所执行的职能。
(3)贮藏手段:是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过程,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所执行的职能。
(4)支付手段:经济行为的发生与货币的支付在时间上的分离所引起的货币单方面运动。
(5)世界货币:货币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特定条件下的价值转移工具。
二、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掌握)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掌握)
1.确定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
3.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发行流通及偿付能力
4.准备金制度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1.银本位制度(理解)
2.金银复本位制度(理解)
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掌握)
3.金本位制度(掌握)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掌握)
(四)国际货币制度类型(理解)
三、信用与信用工具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信用的定义(掌握)
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二)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的定义与特点(掌握)
商业信用是企业相互之间以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的定义与特点(掌握)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个人等提供的信用,是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而进行的信贷活动。
3.国家信用的定义、特点、作用(理解)
(1)国家信用指以国家或政府为债务人而从事的借贷活动。
(2)作用:国家信用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筹集建设资金、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是有效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供求平衡的有力武器。
4.消费信用的定义、形式(理解)
消费信用是为满足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而向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
5.国际信用的定义、方式(理解)
(三)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特征(掌握)
(1)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用来证明投资者权利的各种合法凭证。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
(2)特征: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
2.信用工具的种类(掌握)
四、利率与汇率
(一)单复利的计算(掌握)
(二)利率的决定(掌握)
1.社会平均利润率-–基本因素
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和竞争–-直接因素
3.社会再生产状况
4.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重要因素
5.国家经济政策、法律、历史等因素
6.国际经济因素,如汇率变动、国内外利率差异
(三)利率的经济功能(掌握)
1.利率变动→调节资金供求--储蓄(消费)→经济运行
如利率上升引起消费下降进而总需求下降引起一国总产出下降。
2.利率变动→调节资金供求---投资→经济运行
如利率上升引起投资下降进而总需求下降不利于一国经济增长。
3.利率变动→外汇资金供求--国际收支→经济运行
当一国逆差严重时,本国可提高短期利率进而引起一国逆差下降进而消除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4.利率变动→物价→经济运行
(四)外汇与汇率
1.外汇及其种类(掌握)
2.汇率与汇率制度
(1)汇率的标价方法(掌握)(2)汇率的种类(了解)
3.汇率制度(了解)
五、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概念(掌握)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融通、金融交易活动的市场。
(二)金融市场分类(掌握)
1.按照市场流通的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2.按照交易的层次,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照交易的范围,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
3.按照交易的方式,可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及期权市场。
4.依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将金融市场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本币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三)金融市场功能(掌握)
金融市场发挥着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提供多种金融工具并加速流动,使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的功能;提供经济金融体系竞争性和效率的功能;引导资金流向(调节功能和反映功能)。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具有调节作用。反映功能是指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
六、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基金市场、外汇和黄金市场
(一)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定义与基本特征(掌握)
2.货币市场的功能(理解)
3.货币市场结构(掌握)
(1)同业拆借市场的定义与特点(掌握)
(2)商业票据的定义与票据贴现的计算(掌握)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利率(年)×票据剩余期限(月)÷12实付贴现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定义(掌握)
(二)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的概念及特点(掌握)
2.证券发行市场的特征及功能(了解)
3.证券流通市场的功能(了解)
(三)基金市场
1.基金的概念(掌握)
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
2.基金的分类(了解)
(四)外汇市场的含义与功能(了解)
(五)黄金市场(了解)
(六)保险市场(了解)
七、金融机构体系
(一)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体系概述(了解)
2.银行性金融机构(理解)
(二)政策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了解)
(三)金融监管的原则(理解)
(四)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了解)
1.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世界银行集团
4.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5.国际清算银行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八、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掌握)
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
(三)商业银行制度及其构成(理解)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含义(掌握)
2.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种类(掌握)存款、借入款业务、资本金。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掌握)
贷款、现金类资产、证券投资类、固定资产。贷款的分类(掌握)
4.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的含义与种类(掌握)
(1)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2)中间业务的种类
包括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信用证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务等。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掌握)
2.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及关系(掌握)
(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盈利性原则
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了解)
九、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掌握)1.统一货币发行的需要
2.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3.统一进行票据交换与资金清算的需要
4.强化金融管理的需要
(二)中央银行的类型(理解)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掌握)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四)中央银行的业务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掌握)(1)再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2)证券买卖业务
(3)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掌握)(1)货币发行业务
(2)资本业务
(3)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4)其他业务
3.中央银行的表外业务(了解)
十、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理解)
1.货币供给量的定义(掌握)
2.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流动性(掌握)狭义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总和。
3.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了解)
(二)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掌握)
1.基础货币(高能货币)的定义(掌握)
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集中于央行的准备金的总和。包括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四部分。
基础货币=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准备金
2.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掌握)
(三)商业银行信用创造
1.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掌握)
2.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与计算(掌握)存款总额=原始存款×派生倍数
派生倍数即:K=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或公式代码表示:K=1÷(r+e+c)
派生存款的计算公式=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四)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掌握)
货币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人们把货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而持有的行为。
货币需求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包括政府、企业和家庭个人)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需要货币数量的总和。
2.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理解)
(1)收入状况,分为收入水平与时间间隔(正相关)。
(2)信用发达的程度:与货币需求量呈负相关关系。
(3)市场利率:正常情况下,与货币需求量成负相关关系。
(4)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6)人们的资产选择:保值、生利、心理偏好。
3.货币需求理论(理解)
(1)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理解)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现金交易说)表达式:
剑桥方程式又称之为现金余额说公式: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掌握)
货币需求的动机有三个: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需的货币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动机所需的货币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观点(了解)
十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衡量指标(掌握)
1.消费者物价指数
2.批发物价指数
3.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掌握)
(三)通货膨胀的效应(理解)
1.对产出的影响:主要研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促进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正的产出效应。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的理论。
中性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即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的理论。
2.对就业的影响
3.对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上升,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掌握)
1.宏观紧缩政策
货币紧缩政策:抽紧银根。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利率;出售有价证券;提高利率;道义劝告等。财政紧缩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2.实行收入—物价政策
确定“工资—价格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和物价等。指数化方案。
3.增加有效供应政策
4.改善国际收支情况
5.实行币制改革
(五)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其成因(掌握)
2.通货紧缩的效应与治理(掌握)治理对策:
(1)扩张性的政策
(2)结构性经济调整
(3)扩大投资、消费需求
(4)适度的市场干预
(5)改善国际贸易,积极扩大出口
十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内容(掌握)
1.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货币供给量、调节利率等变量的一系列方针、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效用。
(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最终目标)(掌握)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掌握)
1.选择条件: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掌握)
2.主要中介目标: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货币供应量(掌握)
(四)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三种工具的定义、优缺点)(掌握)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能对整个经济运行发生影响的措施和手段。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又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依法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存款的比例及相关政策,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改变货币乘数,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宏观经济的行为。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对企业贴现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融资支持的行为。
(3)公开市场业务: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买国家债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影响基础货币的活动。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理解)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了解)
(五)货币政策的效用
1.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理解)
2.货币政策的时滞(了解)
十三、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掌握)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项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项目、净误差和遗漏项目。(掌握)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与调节(理解)
(三)国际储备
1.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构成(掌握)
2.国际储备的供求(了解)
3.国际储备的管理(了解)
十四、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一)金融创新的内容(理解)
(二)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了解)
(三)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了解)
研究考试大纲,对大纲中的考点及相关要求进行认真研究,是应考的关键。正在备考专升本的同学,关注好老师升学帮网站可以了解更多专升本的考试信息。如果在学习上有困难,自制力差,可以在下方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们的老师会针对你的学习情况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