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400-023-1785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微博关注

在线客服

顶部

切换栏目
选择分类
升本政策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招生计划
专业对照
招生院校
历年试题
分数线
成绩查询
报考流程
升本培训
选择地区
重庆专升本
云南专升本
贵州专升本
四川专升本
山东专升本
湖北专升本
河南专升本
陕西专升本
浙江专升本
山西专升本
安徽专升本
河北专升本
甘肃专升本
江西专升本
新疆专升本
湖南专升本
辽宁专升本
海南专升本
天津专升本
宁夏专升本
内蒙古专升本
黑龙江专升本
广西专升本
点击筛选
取消筛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升本资讯 > 正文

2024年河北专升本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绘画/漫画/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新媒体艺术/艺术教育(美术)/中国画专业考试大纲

2024-01-27
来源:好老师升学帮
阅读 673
导读:本文是2024年河北专升本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绘画/漫画/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新媒体艺术/艺术教育(美术)/中国画专业考试大纲,由好老师升学帮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 色彩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系统学习有关绘画中色彩的基本理论,规范色彩写生的基本要领,掌握色彩写生的基本 动态和运用色彩的基本能力。学会研究和比较物象的色彩关系和色调倾向,增强色彩刻画能 力和色彩塑造能力,从而实现表现写生对象的质感、体积及空间关系。提高色彩感知能力和 色彩修养,色彩静物写生是进行色彩训练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只有直接面对生活中 各种物象的色彩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并进行艺术地表现,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 受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色彩静物默写,绘画材料为水粉,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色彩概述

  第一节 光与色

  一、色彩概念

  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有彩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 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进行物象表现的基本形式与手段,是增强画面效果与艺术表现了的重要途 径。

  二、色彩表现

  色彩是情感,原始彩陶、壁画呈现的强烈、单纯的原始色感,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颜

  色图案充满了装饰意味,中世纪教堂神秘的彩色玻璃,罗马帝国浑厚温暖的颜色组合,中国 的唐三彩、青花釉,阿拉伯宝石般闪亮、浓郁的色泽,日本那种审慎的中和性色调,以及非 洲充满泥土气息的感觉,都展现着无与伦比的色彩特征及民族文化特征。色彩是进行情感表 现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具审美意蕴的艺术表现形式。

  色彩是力量,在光给予的彩色世界中,敏感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的运用和表达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中,着色只局限于固有色及光影关系的基本表现,古典 主义艺术多呈现一种现实主义的严谨效果。达 ·芬奇反对强烈对比的着色方法,他用极细微 的色调层次作画;伦勃朗被认为是明暗对照法画家的典范,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变成物质化 了的光能,具有令人振奋的力量。19世纪末色彩对于生命力量的表现得到充分的表现,色彩 不再通过分析而得来,色彩被得到广泛的运用,艺术家也不再单纯的表现固有色与环境色, 色彩成为艺术家进行艺术表达的基本途径。

  三、光源

  光进入视觉有三种方式:光源光、反射光、透射光。其中反射光是人的视觉接受光刺激 的主要来源。当这样的光刺激眼睛内侧的视网膜时,视神经会将这种刺激传至大脑的视觉中 枢,从而产生色彩的感觉。

  四、可见光

  在物理学上,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它与宇宙射线、r 射线、X 射 线、紫外线、红外线、雷达、无线电波、交流电等并存于宇宙中。由于辐射能是以起伏波的 形式传递的,所以光又用波长来表示。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最短的如宇宙射线,最长 的如交流电。在电磁辐射中只有从 380nm—780nm 波长的电磁辐射能够被人的视觉接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

  五、光谱色

  1666 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光的折射实验,确定了色与光的关系。他将一束白光(阳 光)从细缝引入暗室,遇到三棱镜,光就产生折射,折射的光碰到白的屏幕时,在那里显现 出虹一样美丽的色带,称光谱。光谱色以红、橙、黄、绿、蓝、紫的顺序排列着。

  第二节 色彩术语

  一、原色:凡不能被混合产生的色,称为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色光 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

  二、间色: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三、复色:两个间色的混合。

  四、补色:色环直径两端的颜色即为互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等。

  第三节 色彩的范畴

  色彩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无彩色与有彩色。

  一、无彩色

  黑、白、灰色属于无彩色,从物理学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中,故不能称之为 色彩。需要指出的是,在心理学上它们有着完整的色彩性质,在色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颜料中也有其重要的任务,当一种颜料混入白色后,会显得比较明亮;相反,混入黑色后 就显得比较深暗;而加入黑与白混合的灰色时,将失去原色彩的彩度。

  二、有彩色

  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有彩色。有彩色是无数的,它以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 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黑、白、灰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会产生出成 千上万种有彩色。无彩色是没有任何色相感觉的。要说明的是一种略带色彩倾向的灰属有彩 色。

  第四节 色彩三属性

  色彩都具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相、彩度。它们是色彩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这三种 属性虽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但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一、明度

  明度指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色的亮度、深浅。

  若把无彩色的黑、 白作为两个极端,在中间根据明度的顺序,等间隔地排列若干个色, 就成为有关明度阶段的系列,即明度系列。

  由于有彩色中不同的色相在可见光谱上的位置不同,所以被眼睛知觉的程度也不同。黄 色处于可见光谱的中心位置,眼睛的知觉度高,色彩的明度也高。紫色处于可见光谱的边缘, 振辐虽宽,但波长短,知觉度低,故色彩的明度就低。橙、绿、红、蓝的明度居于黄、紫之 间,这些色相依次排列,很自然地显现出明度的秩序。即便是一个色相,也会有自己的明暗 变化,如深绿、中绿、浅绿。

  二、色相

  色相指色彩不同的相貌。不同波长的光波给人特定的感觉是不同的,将这种感受赋予一

  个名称,有的叫红,有的称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光谱色中的红、橙、黄、 绿、蓝、紫为基本色相,像玫红、大红、朱红、橘红标明的是一个特定的色相,它们之间的 差别属色相差别;而一个颜色加白或加黑后所形成的深红、浅红,则属明度差别。

  三、纯度

  指波长的单纯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鲜艳度,亦称饱和度。一个色掺进了其他成分,彩度 将变低。

  有彩色的彩度划分方法如下:选出一个彩度较高的色相,如大红,再找一个明度与之相 等的中性灰色(灰色是由白与黑混合出来的),然后将大红与灰色直接混合,混合出从大红到 灰色的彩度依次递减的彩度序列。得出高彩度色、中彩度色、低彩度色。色彩中,红、橙、 黄、绿、蓝、紫等基本色相的彩度最高。无彩色没有色相,故彩度为零。

  第五节 色彩与感觉

  一、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的冷暧是人体本身的经验习惯赋予我们的一种感觉,绝不能用温度来衡量。“冷” 和“暖”这两个词原是指温度的经验。如太阳、火本身的温度很高,它们所射出的红橙色光 有导热的功能,使人的皮肤被照后有温暖感。像大海、远山、冰、雪等环境有吸热的功能, 这些地方的温度总是比较低,有寒冷感。这些生活经验和印象的积累,使视觉变成了触觉的 先导,只要一看到红橙色,心里就会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感觉;一看到蓝色,就会觉得冰冷、 凉爽。所以,从色彩的心理学来考虑,红橙色被定为最暖色,绿蓝色被定为最冷色。它们在 色立体上的位置分别被称为暧极、冷极,离暖极近的称暧色,像红、橙、黄等;离冷极近的 称冷色,像蓝绿、蓝紫等;绿和紫被称为冷暖的中性色。

  二、色彩的空间感

  在平面上如想获得立方体的、有深度的空间感,一方面可通过透视原理,用对角线、重 叠等方法来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彩度以及面积对比来充分体现。

  造成色彩空间感觉的因素主要是色的前进和后退。色彩中我们常把暖色称为前进色,冷 色称为后退色。从明度上看,亮色有前进感,暗色有后退感。在同等明度下,色彩的彩度越 高越往前,彩度越低越向后。

  面积的大小也影响着空间感,大面积色向前,小面积色向后;大面积色包围下的小面积 色则向前推。作为形来讲,完整的形、单纯的形向前,分散的形、复杂的形向后。

  三、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与明度相关。明亮的色感到轻,如白、黄等高明度色;深暗的色感到 重,如黑、藏蓝、褐等低明度色。明度相同时,彩度高的比彩度低的感到轻。就色相来讲, 冷色轻,暖色重。通常描述作品用到的“飘逸” 、“柔美” 、“深沉” 、“稳重” 、“雕塑 感”等修饰语,其中都含着色彩重量感的意义(当然也包括形的意义)。

  四、色彩的软硬感

  色彩的软硬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彩度,与色相关系不大。明度较高,彩度又低的色有柔 软感,如粉彩色;明度低,彩度高的色有坚硬感;中性色系的绿和紫有柔和感,因为绿色使 人联想起草坪或草原,紫色使人联想到花卉。无彩色系中的白和黑是坚固的,灰色是柔软的。 从调性上看,明度的短调、灰色调、蓝色调比较柔和,而明度的长调、红色调显得坚硬。

  第二章 水粉画技法

  第一节 色彩画的种类与使用工具

  一、色彩画的种类

  色彩画大致分为油画、丙烯画、水粉画、水彩画、色粉画等几种。

  二、使用工具

  不同种类的绘画所使用的表现工具也不同,而且差别很大。例如:中国画的绘画工具为 毛笔、中国画颜料、宣纸等;油画为油画颜料、油画笔、油画布、油画纸、油画刀、调色油、 调色板等等;水彩画为水彩颜料、水彩笔、水彩纸、调色盘等。下面以水粉画为例进行说明。

  笔:水粉画笔种类繁多。一般来讲,市面上常见到的方、扁的尼龙水粉笔、白色的软毛 水粉笔都可以很好的绘制水粉画,前者含水性稍差一些,比较适用于厚画法。后者含水性较 强,对于薄画法及厚画法都很适用,而且对于形体的塑造、笔触的多样化表现较前者略胜一 筹。水粉画笔的选择也要根据画者的习惯及所刻画的对象来选定。

  颜料: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水粉颜料 (也称广告色或者宣传色) 的种类大致有四十多种, 但是通常来讲,选用其中的24色即可,分别为: 白、柠檬黄、中黄、深黄、土黄、桔黄、桔 红、大红、深红、玫瑰红、土红、赭石、熟褐、粉绿、翠绿、中绿、深绿、墨绿、橄榄绿、 湖蓝、钴蓝、普蓝、群青、青莲。这些颜色足够可以调配出变化万千的色彩,当然,有时特 殊的需求需要运用特殊的色彩也未尝不可,这要根据写生的对象而定。

  调色盒:现在市场上所见的塑料水粉调色盒一般分为盖盒连体及盖盒分开两种。前者色 槽较浅,容量较小,后者色槽较深,容量大。因水粉颜料容易干燥,就其保鲜性能来讲,推

  荐使用后者。两者的盒盖都可作为调色盘来使用。

  纸张:水粉画的纸张选择比较随意,较厚的纸张即可。水粉纸、水彩纸、素描纸都可用 来绘制水粉画。水粉纸挂色性能好,而且令水粉画久之不易变色。

  第二节 写生色彩中的基本问题

  一、决定物体色彩关系的三个条件

  写生色彩也叫条件色彩,是因为物体的色彩关系要由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这三个条 件决定。物体的受光面的颜色受光源的颜色影响,具有光源的色彩成分,其强度与光源的色 感成正比。物体的暗部尤其是反光部受环境反射光的影响,具有环境颜色的成分,其强度与 反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光源色、环境色在物体上体现的程度还与物体自身的质地有关,表面 光滑浅色的物体环境色与光源色都较明显,反之粗糙灰暗的物体就弱。亮面与暗面之间的部 分是固有色,这部分是过暗颜色,多数情况比较饱和,体现物体常规概念下的颜色倾向。明 暗交接线的颜色是物体固有色变暗变冷,投影的颜色是投影所附着的物体的固有色变暗变 冷。比如:红色变暗变冷应为紫色,黄色变暗变冷应为黄绿灰色,兰色应为深兰紫色,绿色 则为青绿紫味。要使冷色变暗变冷就调入暖色,若使暖色变暗变冷则加入冷色。研究一下色 环就能了解这些道理。

  二、画面的节奏

  节奏一般规律。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节奏就成了“死水一潭”,节奏混乱无序就成了“嗡 嗡”乱飞的“一窝蜂” 。在安排时应遵循这样的排列关系:

  明度上:黑— 白— 黑— 白,总是黑块挨白块,同时各黑白色块之间又不雷同,能呈现出 明确的层次。

  纯度上:纯—灰—纯—灰。

  色性上:冷— 暖—冷— 暖。

  各色块要冷暖纯灰间叉开,以达到互相衬托,互相对比,使矛盾双方的“色价”都得到 提高。

  色相上:每个笔触的颜色都尽量避免雷同。

  肌理上:笔触繁杂的色块与笔触概括的色块交替出现,互相衬托。

  还要遵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原则。即大的亮块中要有相对暗一点的笔触间错 在其中,反之亦然;大的纯块中要有相对灰点的笔触间叉出现,反之亦然;大的暖色块中要 有相对冷的笔触相间,反之亦然。

  在肌理方面也要讲究节奏。大笔触与小笔触要间叉出现,用笔的方向要有变化,用笔丰 富的色块与与用笔简练的色块互相衬托,如果主体物的变化较多,其周围的色块就要相对概 括一点;亮面丰富了,则暗面就要概括。反过来也成立。如果要某块色突出醒目就加强它自 身的亮暗两个面及它与周围色块之间的明度、纯度、冷暖、色相、肌理等各方面的对比,如 果想减少某色块的个性,就适当削弱各项对比。

  三、色调的营造

  形成优美的色调是色彩画的最高境界。它是指各个色块按一定关系组织到一起后所形成 的一种具有共同倾向的氛围或意境。如果色彩画没有一个统一的调子,则不能称其为色彩画, 只有把各种颜色按照“既对比又协调”的关系组织到一起形成了特定的色调以后,才能将这 所有颜色的总体称之为色彩。画面中某一种颜色占的面积大,就以它的色相定为某调。依据 明度分,如果画面中大面积都为明度高的颜色,则此画为亮调,反之则为暗调。如果画面以 纯色为主就叫艳调,以灰色为主就叫灰调。依据冷暖分,冷色面积大就是冷调,暖色面积大 就是暖调,冷暖面积相近就是对比调。以上区分只是单一从一个方面为画定调,不能全面反 映作品的色调面貌。

  四、空间的建立

  建立空间是色彩写生的重要任务。要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的空间幻觉,就必须遵循正 确的方法。从局部看,同一色块一般采用“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亮远暗、近实远虚”的 方法,从整体看,一般采用“近处四个要素对比强,远处四个要素对比弱”的方法来处理。因 此,一片草地近处用黄绿表现,越往远就应该越向中绿、翠绿、青绿直至紫、兰转变,才能 表现出它的纵深感。一块桌面的颜色也要从前往后渐冷、渐灰、渐小、渐虚。当然这只是一 般规律,特殊情况如:近处画冷、暗、灰、虚,远处画暖、亮、纯、实,也能营造出特定的 空间感觉来。

  第三节 绘画语言元素

  一、色彩肌理

  ( 一) 对比、变化的表现

  对比变化是指把不同大小形状的肌理单元在同一画面空间内,进行不同方向的、不同粗 细的、不同疏密虚实的有组织的安排。肌理形象要有区别有变化有对比才会使画面有生气, 才会充分体现出肌理美的特性。

  (二) 和谐统一的处理

  用和谐统一的色彩肌理去创造特定的主调,帮助表达主题是肌理表现的最终目的。过于 和谐统一虽具备秩序感,但又会显得呆板平淡、单调和乏味。而过于对比变化则又显得零乱、 破碎和繁琐。因此,和谐统一与对比变化是对立的两个面,两者之间应掌握一个合适的度量 关系,在画面上即不因变化而散乱无序,也不因和谐统一而平淡无奇。理想的肌理画面效果 应是:和谐——对比,变化——统一。

  二、绘画中肌理表现的可能性

  绘画肌理表现的可能性来自于作者对画面整体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表现手段和材料的创 造性选择和运用。真实地表现特定状态下物象形象的质感是绘画的主要任务之一。而物体的 特殊质感常常呈现为一定的表面视觉形态,如历经岁月侵蚀的木头、充满生活痕迹的墙面、 锈迹斑斑的金属等无不如此。在绘画中,运用肌理语言将物象表面呈现的视觉形态转化为画 面视觉效果,对于塑造真实可信的画面形象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四节 干画法练习

  水粉根据颜料的使用程度及画面效果大致分为厚画法、薄画法及厚薄结合法三种画法 (也称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法) 。

  厚画法也称干画法。用此法作画,画笔的笔头颜料含水量要少,甚至没有。画出的效果 笔触一般呈干枯状,易表现出笔触的走势,所以能较为容易的刻画出写生对象的外形,画风 浓重,酷似油画。一般来讲,棱角分明、颜色对比鲜明的静物对象较适合厚画法。

  第五节 湿画法练习

  薄画法也称湿画法。此画法的笔头颜料的含水量大,用色相对较少。此画法在水粉的 各种画法中效果接近水彩画。此画法较之厚画法在表现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水粉颜料同水彩 颜料相比颗粒较大,所以不适宜重复涂抹渲染多次,以致画面变浑变灰,形体粘连不清。这 就要求作者对形体的表现有更高的把握,尽量一气呵成,避免拖泥带水,影响画面效果。

  第六节 干湿结合法练习

  厚薄结合法属于干湿结合法。此画法一般来讲最好用薄画法铺大色,完成背景部分及需 要晕染的静物,在半干半湿时运用干画法刻画写生对象的细部,一层层绘制,在衬布及静物 的转折处润然衔接,最后点画高光部分。此画法的整体效果层次分明、空间感强烈,富有节 奏韵律变化,能够很好的准确表现写生对象。

  第三章 水粉静物写生与默写

  第一节 观察与表现

  在作画之前,不要忙于下笔,先将静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而整体 观察应始终贯穿在整个作画过程之中,要从色彩诸因素的相互联系中观察色彩。从相互比较 中找出色彩变化关系,在变化中找出主调色彩,要敏锐地捕捉色彩总的倾向,确定基调,然 后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部的色彩关系。但又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 观察色彩。

  第二节 构图与处理方法

  构图同素描一样,画水粉画之前也需要构图,并遵循同样的“宁上勿下,宁偏勿正”的 法则,当然,这也并非定律,构图是需要根据所画静物的角度、多少、大小等多方面的因素 综合考虑而设定的。

  构图时可选用铅笔勾画,也可以在颜料中选取一种颜色进行单色勾勒,要根据所写生的 静物的整体色调来选用线的颜色,一般来讲,冷色调的静物可沾取少许群青,暖色调的组合 可选用熟褐。

  一、点

  在水粉画刚开始的构图阶段,点只起到了定位的作用。起稿时一般先用较为随意的点来 确定画面整体构图的最高、最低、最左、最右点,然后再确定出静物组合的每一部分范围, 接着再确定每一个静物的大致位置。

  二、线

  此处的线指的是静物的轮廓线,根据前面的“点”所确定的方位、形状范围来连接线, 线不要太重太粗,一个轮廓可勾画出多条线来加以调整至较为准确,运笔时同样要放松,不 要太过于苛求准确性,因为水粉的覆盖力很强,最初确定的形体可以在以后的绘画过程中进 行小范围的调整修改。在完成轮廓的勾画后,可以再标示出每个静物的明暗分界线。要注意 的是,线不能画“死”,要画“活”,并且要根据距离、空间及形体的关系做到“近实远虚”。

  三、面

  “线”是由“点”连接而成,“面”由“线”连接而成,“面”的拼合则组成了“体”, 因此所画静物体积感的表现都是由面来呈现的。连完线后,要仔细分析它们所呈现的各个面

  的透视关系是否准确到位,调整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绘制。

  第三节 写生的方法步骤

  一、勾画明暗

  先用淡淡的单色勾画出主体的灰面和暗面,然后逐步深入到每个静物的明暗交界线、灰 面、暗面及投影。

  二、铺大色

  铺大色是指在画纸上先大致画出静物组合的整体色调关系。铺大色根据水粉的特性也要 先从暗部着手,然后逐步过渡到灰面及亮面的色彩。因只是作为底色,所以不用过于苛求笔 触,但是也不能平涂,铺大色的时候要注意冷暖色调的倾向。

  三、深入

  深入也要从最暗部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亮面。在开始的时候尽量少加白,甚至避免加

  白,只有这样,在以后的逐步上色时画面才不会出现“返白”现象,变“灰”变“粉” 。 先薄后厚:刚开始时最好画的薄一些,然后一点点加厚,这样才会使画面具有层次感、色彩 丰富。要时刻注意调整好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主体静物、离得近的物体要相对仔细刻画, 然后逐渐向后推、变虚,最里面、最边缘、占据整体面积最小的物体可以几笔概括,甚至一 笔两笔也可,这是因为“近实远虚”的原理。又由于物体是由一个个的小“面”过渡、衔接、 组合而成,因此物体的边缘不要画得太实,特别是瓶罐之类的圆、弧状的物体边缘,这样物 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才会更强烈。

  注意环境色的相互渗透渲染,衬布的固有色作用在静物上,静物的固有色也作用在衬布 上,两者互相映射,使得整个画面关系密切,浑然一体。

  四、调整完成

  调整阶段是水粉写生的最后结束阶段,在这期间可以对整张水粉画作品不准确的地方做 些调整修改,最后点加高光。要注意的是,高光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白点,高光中也包括环境 色、光源色、固有色,它也有一定的色调倾向。

  第四节 默写的方法步骤

  一、仔细审题

  在拿到题目时,不要急于动笔,要仔细审题,看清要求,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好画 面的预期效果,为下一步的构图、铺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立意构图

  静物画构图的物体主要有水果、花卉、蔬菜、器皿、衬布等几大类。因此,日常练习就 要对这些物体的形状、色彩、质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并通过临摹、写生、默写等一 系列训练。只有这样,在默写时才会得心应手。构图时要充分利用形式美的规律,使构图饱 满,富有创意和吸引人。静物画的常规构图主要有三角形、十字形、S形等。

  三、确定色调

  色调是一幅画总的色彩倾向,构图之后,可根据题意和物体,首先确定几个大的色块, 以便能确定出整幅画的色彩基调。在此,应着重处理好亮部与暗部,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画时可采取快速薄画平涂式,使画面色调能较快地体现。铺色时要胆大心细,从整体着眼, 充分理解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关系,以求大关系的准确性。

  四、深入刻画

  深入刻画是色彩静物默写的难点。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用色彩充分塑造对象的形体结 构、质感和空间。此时,宜采取厚薄相结合的画法,且注意运用笔触对物体的塑造和一些肌 理效果的使用,以增强画面的效果。

  五、调整完成

  收拾调整阶段是作品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调整的目的,主要是让画面更突出,更响亮, 使自己的画能在众多画中脱颖而出。调整时,通常要将后面的物体与前面的物体多做比较, 增强层次感和空间感,后面物体的塑造要概括一些,色彩也稍灰一些,前面的笔触要大一些, 前面的物体塑造要结实一些,色彩纯度稍高一些,主要物体要多深入多刻画,用笔,后面的 笔触要大一些,前面的小一些,丰富一些,只有这样,才会比较完整地默写出一张较为出色 的色彩静物作品。

  III.模拟试卷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

  色彩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

  题目:

  深灰色、白色衬布各一块、未开瓶深色红酒瓶一个、高脚杯一只 (内装半杯红酒) 、梨 2 个、苹果 1 个、山楂若干。

  答题要求:

  请把色彩作品绘制到指定位置,绘制到其他位置无效。

  第二部分:命题创作

  Ⅰ. 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 一) 考试内容包括:创作构思、画面构图、绘画表现。

  (二) 创作构思部分,主要考查根据创作主题进行选材、立意,然后生发出有独到见解、发

  人深省、有新意的创意和视角来对题目进行表现。

  (三) 画面构图部分,主要考查在通过构思凝结成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如何寻找一种具体 的形式语言和形象符号,使各种感受、各种主题形象化、具体化,把思维的形式转换成绘画 的符号,从而形成画面的构图。

  (四) 绘画语言的技法表现部分,主要考查运用素描的线条和黑白灰的明暗对比来表现画面 的技法表现能力。

  (五) 对各部分的评价要求,区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

  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运用;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和技法,并能运用其完成创作画面表现。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一) 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创作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命题创作的能力。

  (二)考试采取闭卷形式下的技法测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20 分。考题分值点为构图 (15

  分) 、色彩关系 (50 分) 、 色彩造型能力 (20 分) 、 色彩表现技法 (35 分) 。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绘画创作概述

  第一节 绘画创作的含义

  一、绘画创作就是人们通过对自己身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与评价以及 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通过形象的塑造和画面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

  二、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练习,它不是对一般物体形象的简单直接的描摹,它是把生活中的 一些有意义的瞬间和感人的情节以及美丽的场景,经过人的提炼加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作品。

  三、它是采用绘画的形式来传达情感和对生活的认识的一种方式。它的主观性、创造性和画 面的完整性更强,生活的感受、思想的展现、情感的抒发,视觉的传递更充分。

  第二节 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就像母亲与婴儿一样,不可分割,它需要汲取母亲的乳汁才能生长, 不然将失去生命。当人类开始进化,艺术创作就相应出现,生活中如果没有艺术创作将会毫 无生机,而创作脱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养的根基,而显得苍白无力。

  二、创作是生活的反映与再现

  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充满活力的创作素

  材,也为我们演绎着千变万化的形式语言。我们的创作只有与生活紧密相联才可能打动人, 感染人,才可能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强有力的生命力。我们进行绘画创作时,应该把视觉放在 我们周围的生活之中,用我们绘画的方式去记录,去表现它,这样的创作作品才具有源发性, 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特性

  一、绘画创作有其自身的艺术特性

  ( 一) 绘画是视觉的、瞬间空间艺术;

  (二) 符号性、形象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

  (三) 绘画创作是靠形象的塑造,靠线条与色彩的有机组合,靠视觉的感染力来打动人、吸

  引人;

  (四) 绘画艺术的另一特性便是典型性。

  二、绘画艺术语言有它的局限性

  ( 一) 绘画艺术表现以其形象表现的具体性,符号表现的抽象性、画面构成和形式因素的审 美性、情感表现的私密性和语言方式的多样性为其特征,成为最具探索性和最具魅力的艺术 形式之一。

  (二) 在绘画创作中,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用绘画的眼睛和美术的思维方式去 观察生活,去选择适合用绘画语言表现的题材,依照美术特有的规律进行创作。

  第四节 作品的感染力

  一、绘画作品要感染人、打动人,总要在作品中注入一些吸引人的因素,平平淡淡、没有任 何特点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必须具备感染要素的其中之一,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绘画作品感染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 一) 有的作品表现的是重大的主题、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深刻的社会题材,它是靠题材 与主题本身的震撼力来打动人,让人思考;

  (二) 有的作品则去表现日常生活中那些大家熟悉的,而又没有被发觉的一些细小的、有趣 的生活瞬间,从中折射出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乐趣,依靠平凡中见伟大的特性和艺术特有的 亲切感来感染观众;

  (三) 有的作品则是通过画面的形式美来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他们往往在画面的构图、 黑白的处理、色彩的构成,点线面的配置上下功夫,给画面营造出很强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 力,靠刺激人的视觉感受来吸引人;

  (四) 有的作品靠独特的制作效果和精湛的技艺,让人折服,让人感叹;

  (五) 有的则是靠有血有肉,富有特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 有的则是靠画面气氛的烘托、情感的抒发进而使观者产生共鸣;

  (七) 有的则是靠富有探索性、实验性的作品,给人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感受,引发观众的

  注意和思考等等。

  第二章 绘画创作的要素

  第一节 用艺术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一、绘画创作的基本原型,都是源于生活中的美的瞬间,这就要求我们画家要在日常生活中 去发现平常人所难以发现的美来。善于捕捉那些看似平凡,但又蕴藏着人生哲理和生命意义 的瞬间和美的画面,用艺术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意味。

  二、我们不仅是生活的参与者,更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必须随时带着艺术家的慧眼去观察、 留意、琢磨、推敲生活中人物在形态上、表情上、动态上的特征,去把握生活中形象的魅力。

  三、观察力的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一) 训练从宏观上去观察生活中适合用绘画表现的整体形象和大的气氛;

  (二) 训练从微观上去观察能体现形象典型性的细节和一些微妙的关系。

  四、如何提高观察力

  ( 一) 要注意对自己敏感度的培养,随时留意和寻找生活中一切适合绘画表现的瞬间,随时 以一种好奇与期待的眼光,以一名画家的心态和心理准备,对生活中出现的美的形象、事件 和有绘画价值的东西,迅速作出积极的、艺术的反映。

  (二) 经常性地有目的地对生活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像记日记一样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日常生 活中有价值的东西,像做观察笔记一样准确客观地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表现出来,养成全面、 深入、仔细地观察对象的习惯。

  (三) 提高自己在造型语言方面的修养,学会用点线面的眼光看世界,去发现常人所不能看 见的东西,发现生活中的形式美。

  (四)视觉是有高度选择性的,观察能力也同样如此。观察能力的核心就是捕捉事物的本质, 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提高自己透过少数几个突出的视觉特征窥见事物全貌 的能力,为创作做好形象上的准备。

  第二节 形象的记忆能力

  一、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不能只停留在眼睛上,而要用心去记忆,用形象的方式进行记忆, 要抓住形象的一些特征和点线面的符号以及一些场景气氛来对生活中的一切你感兴趣的东 西进行收集与记忆,要把你的脑海作为形象记忆的仓库,并分类整理、储存你收集到的各类 形象素材。

  二、为准备考试更应该收集、记忆一些有特点的各类人物形象,包括不同身份、不同职业、 不同年龄,特别是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各种有代表性的道具和场景。对有用的形象、素材 不断地进行记忆,把所观察到的和感兴趣的形象资料、精彩场景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积累, 形象语言才会丰富,才可能根据想法和主题,得心应手地在形象仓库中选择所需要的、最具 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来运用。

  三、形象记忆分两类

  ( 一) 对客观对象图像性的记忆,重点是对象的外部形体特征的记忆;

  (二) 对一个场景或一个事情的气氛和感觉上的把握与记忆,也叫情绪性记忆。

  第三节 艺术的联想能力

  一、艺术的联想能力是艺术创作的精髓,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艺术上的最佳体现,是艺术 创作的生命所在。

  ( 一) 艺术创作中没有想象的翅膀,作品将会黯然失色,缺乏新意。

  (二) 生活中的题材与场景,对于艺术来说也许有它的一些局限性,单调性和平淡性,需要 艺术家的联想能力去丰富它、充实它。

  二、所谓艺术的联想能力就是看见物象甲能联想到物象乙,看到一个点能想到一个面的能力。 当我们在观察生活的时候,可以从一滴水中看见太阳,从一滴血中能想到战争与革命,从一 片蓝色能想到大海与宇宙空间等等。

  三、艺术的联想存在着内在的规律和联系

  ( 一) 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会形成接近联想;

  (二) 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类似联想;

  (三) 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对比联想;

  (四) 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因果联想。

  第四节 把生活中的形象转换成艺术形象

  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可视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熟悉的生活中,去挖掘那些有绘画 性潜能的、有典型性意义的、有可视性效果的生活形象,通过我们的关照与提炼,并加以强 化,使之鲜明化,变成我们画面中的艺术符号和因素,这样,我们的画面就会变得有血有肉、 丰富多彩。

  转换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掘一提炼一强化一展现的过程。

  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 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二、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其 内容的载体,其内容是形式的灵魂。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 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

  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正因为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才使

  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第五节 把自己的思想感受通过艺术的符号来表现

  如果说把生活中的形象转换成艺术的形象的过程,是一个从客观感受到主观加工的过程 的话,那么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艺术的符号来表现的过程,则是把主观感受形象化、具体化的 过程,是主观到客观的逆向思维过程。

  一、“思想感受”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反应由感觉器官传入大脑中枢,随之而产生的喜、怒、 哀、乐、善、恶、美、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来传递给人们。

  二、绘画语言的符号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空间分割等等,这些符号按照人们的视觉习 惯和审美经验,能充分传达出作者的各种感受和思想。

  三、要善于学会寻找各种贴切的艺术语言和形象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要对各种感 受进行归纳整理,寻找和组织一种最能代表本人意志,最能体现个人情感的形式语言来表现 对生活感受。

  四、要综合处理各种感知形象,提炼强化各种感受、思想,学会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按照一 定的审美需要条理化、明确化,使之成为一幅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总的形式倾向,让这种主题 形式真正能准确体现自己特殊的感受和思想。

  第六节 艺术语言的表现力

  艺术的表现力就是对你选择的素材和主题思想进行包装、锤炼,使之更为鲜明,更具吸 引力的一种方式。

  一、夸张的手法:就是在画面中选择一些有特征的形象,以及某一形象中一些有趣的细节, 进行变形和强化处理,夸大其形象特征,给人留下鲜明的视觉印象。

  二、对比的手法:所谓对比的手法就是把不同性质的、有强烈反差的形象符号放在一起,彼 此反衬,相得益彰,使各自的形象特征更为突出,让人们在对比中认识形象,在反差中品味 主题。

  三、重复的手法:就是在画面中,把一些对主题有特殊意义的细节,如道具或人物的某个动 作以及其他形象,在画面中不断出现,反复用同种形象给人以连环的刺激,不断加深所重复 的形象给人的印象,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四、渲染的手法:就是对表达思想有利的画面气氛、环境场景、形式构图进行有意识的营造, 给人以明确的、强烈的画面感受。

  五、强化的手法:就是对画面中你感兴趣的形象符号或是在画面中所特有的一些精彩点、兴 奋点,一些对主题起点睛作用的部位,进行明确化、鲜明化,并加以着力强调,给人留下深 刻强烈的印象。

  第三章 创作的步骤

  第一节 构思

  一、构思是创作的出发点

  ( 一) 当我们拿到创作题目以后,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该命题的主题是什么,并围绕这一 主题进行选材、立意,尽量能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挖掘出有独到见解,能出奇制胜,发人 深省,有新意的东西来。

  (二) 好的构思,它不是只停留在对题目或主题作浅显的图解,而是要选择最佳的角度,从 一个有表现力的侧面和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对题目进行表现。这就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平时 的生活中去挖掘题材,运用大胆的想像力来深化主题,使画面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具特殊性, 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

  二、创造性是构思的画面的重要因素

  在题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找那些符合可视形象特点的题材。构思在真正落实到画面 上的时候,特别是用绘画语言来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寻找适合用绘画语言表现的题材和视觉 图像,以特有的方式来表现。

  三、找到自己的特殊视觉和画面的兴奋点

  ( 一) 作为创作的始发点,肯定是有许多东西感染了你,打动了你,值得你倾注全力,为之 创作。四平八稳的画面,相互雷同的构思,是创作考试最忌讳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和千篇 一律的表现技法,虽然没有错误,但缺乏吸引力,让人看了后感觉疲倦乏味。

  (二)所以面对创作题目,一定要多思考,尽可能找到自己独特的绘画视觉角度来诠释题目, 以特殊的方式来表现题目。特别是在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设计和一些细节的刻画上,一 定要有“闪光点” ,不能人云亦云,平铺直叙。

  四、创作的几种主要出题类别

  ( 一) 命题创作类

  1.这类题型相对来说限制性比较小,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即使有的在人物或环境、道具方面 有些限制,但仍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不同感受,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同一命题。 2.命题创作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构思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要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理解命 题、表现命题。

  (二) 组合性构图类

  1.这类题型往往是用文字或图片把绘画的一些要素,如人物、环境、道具、情节等某几个要

  素提供给你,然后根据考题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组合成一张画面。更多的是考查画面调度与组 合的能力,它的限制相对多些,应注意考题的具体要求,千万不能超越题目的限制。 2.要善于在限制之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以别致的构图、完美的人物组合,较强的造型与画 面表现技巧来完成该类题型的创作。

  (三) 自由联想类 1.这类考题实质上是测试创作的自由想象能力和平时对生活的积累与感受。出题的形式也大 多是画感兴趣或印象深的事情,描绘与这事情发生关系的人或景所联想到的画面。 2.这类考题要求的主观能动性更大,在要求上创意与构思多于画面的制作与技巧。它要求考 生的思路必须要打开,想像力必须要丰富,要敢于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和还没有意识到 的东西,要充分表现自己对生活的切身感受。

  3.这类创作,选材越独特、构思越新颖,表现越丰富,就越容易吸引人。由于这类考题限制 很少,也给考生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所以考生在完成这类考题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并且也可以在考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尽可能把自己的最佳状态 展现出来。

  第二节 构图

  一、构图的概念与意义

  ( 一) 所谓构图,就是在由各种生活感受,通过构思凝结成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寻找一种 具体的形式语言和形象符号,使各种感受、各种主题形象化、具体化,把思维的形式转换成 绘画的符号,这就是构图的任务,也是创作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二) 构图是对画面有意义的形式结构的把握和运用,在视觉传达中具有造型和色彩都无法 替代的独立意义。构图不仅仅是画面图像的结构框架,同时画面图像的结构框架也是画面构 图的构成硬件。可以从错综复杂的场景和画面中运用概括、提炼等能力通过简化的手法凝练 成构图框架结构。捕捉、认识并阐明隐蔽在斑斓色彩和生动形象背后的构图,这比形象描绘 更为困难。

  二、构图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 一) 如何使画面的结构框架与构思主题相吻合,也就是说画面的布局与大的构图形式能充 分体现主题,并能产生相应的情调和气氛。

  (二) 画面的构图能体现形式美的一些规律。在构图中,我们要研究对称、变化、单纯、复 杂、旋律、节奏以及点线面的意义,探求各种类型的构图的表现力。

  (三) 如何选择和推敲画面中的各种形象符号,使之更具典型性,更富代表性,增强表现力。 总之我们的构图实质就是寻找一种最为贴切、最为优美的造型语言和构成形式,调动一切可 以调动的形式因素,精心安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最为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构图的要素

  ( 一) 主体的位置

  主体,是一件造型艺术品的主要形象,往往是作品的重心所在,也是视觉焦点落处,也 即视觉中心,也不可避免的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面中的其他构成要素,如次要部分或配角、 场景和道具,甚至光线的配置和色调的考虑可能都从主体的需要出发,关乎着整幅作品的成 败。

  处理画面主体位置的典型方法:

  1 .中心位置法:中心位置突出主体地位,简单明了,但容易呆板,缺少变化。

  2 .井字法:该做法既保持了画面的平衡感又避免了过于对称产生的呆滞。

  3 .三纵法:纵向分割可以使主体位置避免左右过于均衡并产生变化。

  4 .三横法:横向分割可以使主体位置避免上下过于均衡并产生变化。

  5 .对角法:该构图适合有主次关系的画面构图,达到视觉上的均衡与变化,要注意两者之

  间的呼应关系。

  6 .左右法:该构图法同样适合有主次关系的画面,构图通过左右大小不同产生的视觉变化 和心理平衡。

  7 .发大法:把主体放大, 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而形成画面主体,一 目了然。

  8 .聚焦法:通过利用焦点透视中的平行透视使所有消失线都集中到画面的心点,使之形成 画面的中心。

  9 .对比法:利用明暗对比,使形体和结构产生丰富变化,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10.指向法:利用指向也可以形成画面焦点,该做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通,巧妙运用。

  (二) 次要部分

  次要部分主要用来陪衬烘托主体,或通过对比来反衬主体,或用以补充主体从而最终达 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三) 道具

  道具不仅在表现主题上可以巧妙地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由于道具本身具有灵活的特点, 时常可以根据主题表达上的需要比较自由地添加,达到平衡画面,充实画面,丰富画面的作 用。

  (四) 背景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图与底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同时也相得益彰,所 以必须高度的重视。

  四、构图的法则

  ( 一) 图式结构要服从作品主题表达的需要

  (二) 画面大小与形式服从题材和表现的需要

  (三) 突出主体,主次分明

  (四) 结构要完整

  (五) 对称与均衡

  (六) “部分”服从“整体”

  (七) 多样性与统一性

  (八) 节奏与运动

  (九) 对比与和谐

  (十) 比例关系

  五、构图的形式结构

  ( 一) 金字塔形图式

  (二) 水平线图式

  (三) 垂直线图式

  (四) 中心图式

  (五) “S”形图式

  (六) 环形图式

  (七) 倾斜图式

  (八) 重复图式

  (九) 放射形图式

  (十) “C”形图式

  (十一) 十字形图式

  (十二) 点状图式

  (十三) 线状图式

  (十四) 团块图式

  六、在比较与推敲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构图方式

  ( 一) 任何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都是经过反复锤炼和推敲后形成的。人的思维过程 也是不断扬弃、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好的构思与构图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需要反复 不断地比较和斟酌。

  (二) 构图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推敲,不断深化构思的过程,是思维图像化的过程,所以一 定要多画一些小稿子进行反复推敲和斟酌,选择最佳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对画面中的元素的 组合进行精心调配,使之更为完美。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塑造

  在美术创作考试中,部分命题要求以人物创作为主,所以对人物形象的选择、设计,塑

  造,直接影响作品主题思想的表现和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反映出考生的造型能力的高低,从 而产生出成绩的差距。

  一、根据创作命题,在构思与构图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情节的需要,塑造出个 性鲜明、有血有肉、有形象特点的人物形象来。世界上的人物形象千千万万,各不相同,构 成了我们绘画创作无限丰富的形象仓库。

  二、由于人的身份、社会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 产生了人物在性格、气质、外貌、服饰和生活习惯和举止方面迥然不同的特征。主要有地理 环境的差异、文化层次的不同和年龄阶段的特征三个方面。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赖于我们较强的造型能力。对人物各种动态,如老、中、青各种人物 形象和各种服饰着装的表现都要得心应手,就要求在平时要善于积累,对各种人物形象,各 种动态要多练、记熟,并把人物形象分类整理。

  第四节 环境道具在作品中的作用

  一、任何好的典型的形象都需要有相关的事物和环境来衬托,都必须置身于一定的场景和氛 围之中,才能有强烈的生命力,才能显出耀人的光彩。因而在绘画创作中,我们不仅仅要对 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塑造与刻画,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与主题有关的道具来丰满形象、 充实主题。

  二、环境道具的烘托与表现,对展现人物的性格、情绪和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重要作用。 三、环境与道具作为画中的形式美要素,也是最好挖掘、最便于调度的因素。构成画面中点 线面的组合与美化容易构成画面的节奏与旋律,容易构成画面大的形式框架,给人以强烈的 形式感。

  第五节 细节的选择与强调

  一、细节的刻画对作品的主题表现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好的细节刻画与表现,会让人仔细 品味,以小见大,耐人寻味,生动形象,强化主题,展现绘画艺术的魅力。

  二、细节的选择与刻画要注意把握重点,要善于选择那些点题的又很形象的细节进行刻画, 并且刻画细节一定要具体,要深入,要有生活的感受,切忌概念化。

  第六节 画面的制作方法与表现方式

  一、素描的方法:就是用素描的线条,靠黑白灰的明暗对比来表现对象。要求具有较强的素 描造型能力和处理画面黑白灰关系以及光影表现的能力。这种方法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和气氛 的烘托,也有利于细节的刻画。

  二、色彩表现的方法:这种表现方法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造型刻画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这 种画法容易烘托出画面大的气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形象表现力,也能够深入刻画人 物的细节,使画面画得非常的完整。

  三、色彩与素描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捷明快的感觉。要 求具有较好的色彩配搭能力和画面的归纳提炼能力。

  四、其他一些特殊的方法:为了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也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色彩对印 的方法、拼贴的方法、喷绘的方法等等。要始终记住这些方法只是手段,都是为塑造形象, 表现主题服务的,不能哗众取宠,玩弄花样。

  第七节 主题的传达要单纯明确

  一、一切艺术形式都有它的局限性,也正是这种局限才产生了各种艺术形式固有的特点。而 绘画作品,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事物的三维空间关系,它是靠静止的形象和瞬间的情节来表 现主题的,不可能让一幅画承受它无力承受的主题,也不可能在一幅画中表现出作者所有的 想法和感受,不然会使画面的主题非常复杂,让人觉得模棱两可,引发歧异。

  二、画面传达的主题一定要单纯明确,尽可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形象符号清晰地表现出来, 要把画面上出现的每一个形象和符号作为引导观众进入画面主题的路标,按照引领去解读画 面。一定要围绕主题采用单纯明确的方式,把思路理清,把想法条理化,把感受进行提炼, 使构思尽可能单纯鲜明。


推荐专题
留言咨询
* 姓名
* 手机
* 所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