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400-023-1785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微博关注

在线客服

顶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科院校 >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学校简介

  云岭苍苍,日月遥望,沧江扬帆千里奔流;

  旗山巍巍,春秋相逢,汀河开卷一路欢歌。

  这是一所扎根祖国西南边陲的国门大学,这是一所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地区院校,这是一所伴随着新时代改革发展春风崛起的应用型高校。她,就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校位于气候宜人、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物产丰饶的云南省临沧市。临沧毗邻缅甸,横跨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水系,国土面积236.20万公顷,辖1区4县3民族县,总人口约226万,其中彝、佤、拉祜、傣、布朗等23种少数民族占比38%。作为云南“五出境”通道之一,临沧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交通出行便利,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便捷的陆上通道,森林覆盖率超过70%,空气优良率100%,年平均气温18.5℃,有航空、动车和高速公路连接省会及周边城市。临沧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滇红茶”的故乡,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及“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素有“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养生圣地”之美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顺宁府立初级师范学堂、1918年开办的缅宁师范讲习所和1936年设立的双江简易师范学校。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临沧师专班在澜沧江畔正式招生,首开滇西南高等教育之先河。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历经临沧师专班、临沧教育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个发展阶段,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成为云南省最年轻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之一。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坚守“立德与树人相长、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修身、笃学尚行”的校训,不断彰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立足滇西、面向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成为红土高原高等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占地面积1084亩,总建筑面积32.0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有纸质图书近100万册,电子图书28万册。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329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10个。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航空与轨道交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设14个二级党组织、50个党支部。现有教职员工900余人,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生约1.23万人。生源遍及云南、山东、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17个省(市、区),另有来自欧美、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留学生350余人。2019年、2020年学校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被省委组织部评定为优秀等次,2019年、2021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被省委教育工委评定为优秀等次;1个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党总支和3个党支部获批云南省“一流党建”示范项目。

  找准办学定位,科学确立目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扎根滇西、深耕本土、立德树人、服务发展的办学传统,全面落实“三性四群五工程”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三性”就是凸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四群”就是着力打造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四大专业集群;“五工程”就是实施“个十百千万”五大工程,把建设国内外知名应用型国门大学作为学校奋斗目标。

  汇聚八方资源,构筑人才高地。大师治学,大器方成,学校乘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集各方优质办学资源。专任教师近6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0余人,博士、硕士400余人,“双师型”教师320余人。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陈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原校长骆小所教授等知名学者客座讲学;聘请著名艺术家斯琴高娃,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任志宏,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特聘研究员彭文斌教授,英国伦敦南岸大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张建国研究员等一批文化名家和资深教授到校执教;引进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部属院校“银龄计划”教授和柔性引进人才等高层次专家50余人到校服务;聘请100余名来自行业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多名教师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突”专家、“省贴”专家、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紧扣云南“三个定位”,以服务云南“三张牌”建设和临沧“三个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培育和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专业。打造服务中缅通道建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教师教育和新媒体新工科新农科四大专业集群优势特色专业,是目前云南省最早开办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和新媒体艺术两个新兴专业的院校,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12个专业在2022年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C类”专业,“四大专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学校科教优势,开展科技下乡、乡村教师培训等活动,强化扶贫扶智,助力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先后派出36名干部职工到沧源县开展驻村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余万元。

  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学校致力于培养“品格优秀、基础扎实、技能娴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四大专业集群”建设,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多渠道推进校地合作、校政合作,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中远集团、中央新影集团、清华启迪、香港成龙国际集团、超星集团、甲骨文、达内集团、大疆、云南机场集团、临沧工业园区、滇红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欧美、缅甸、泰国、印度、韩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培养人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获批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院校、全国人工智能专业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力高校,获评中国高等教育“智慧教学创新应用示范单位”;《物联网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等18个项目获批教育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获批“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获批全国1+X证书试点院校,开展无人机、集成电路、传感网、粮农食品安全、大数据财务、跨境电商等认证;40余名教师获省级或全国教学竞赛一、二等奖;2021届师范类本科生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率全省师范院校排名第一。

  凸显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伴随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一批批学子以爱国励志、笃学尚行、勇于担当的品质,以基础扎实、技能娴熟、一专多能的才学,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累计达7万余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日益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部分专业事业单位录取率超过50%。近五年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世界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60余项、省级奖项600余项。在全国、全省“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师范生微课大赛、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亚洲微电影大赛、纪录片拍摄大赛等赛事中表现出色。学校有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众创空间”、“国际留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践平台,已为1000余名国内外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实践。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毕业生就业目标考核一等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奖”、“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提升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十佳创业园”等荣誉。

  发挥区位优势,科学研究异军突起。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0项(其中重大招标、重点项目各1项),立项数居云南省高校前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省部级项目立项55项,项目立项数列全省州市高校第一。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云南省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型智库、云南省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学校设有“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国际佤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近5年先后获国家专利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获云南省社会科学特等奖等4项,获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论文1300余篇;多份决策咨询报告专版刊发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呈报党和国家领导人资政,1项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出版“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拓展渠道,国内外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在教育部的直接关心下,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南大学自2019年起对口支援我校,两校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科学研究、教学科研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我校进行全方位支援和帮扶。我校50余名青年教师在职脱产攻读两校博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先后捐赠我校7万余册高质量图书,价值440万元;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西南大学插班学习,多个专业多门核心课程与西南大学实现“同步课堂”。持续推动与国内、省内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校地、校政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充分整合国际友好团体组织优势资源,与韩国、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保持友好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前往合作院校交换学习。2002年、2012年学校分别获批“云南省重点建设的华文教育基地”和“首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创新开展留学生招生教育管理,先后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500余人(其中缅甸侨生350名);承担华文教师培训35期,培训缅甸等周边国家华文师资5000余人次;承办云南省侨办“缅甸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活动两期,参与1500余人次,有效促进中缅民心相通。

  以师生为本,强化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用情用力关注、回应、解决学生诉求,加快建设现代大学校园,不断强化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从2020级本科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在学校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图书存量稳步增加,完成学生宿舍修缮提升工作,推行食堂安全卫生“6T”管理;完成教育卫生“补短板”一期项目,建成总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的基础设施,体育馆、综合馆、艺术楼、学生食堂等单体项目及附属设施投入使用;完成国家二类田径场运动场的改造,建成校园绿化美化项目。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大学校园,一所山环水绕、春和景明、欣欣向荣、人文荟萃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矗立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成为“天下茶尊,世界佤乡、恒春之都”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体师生,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十四五”末,在校生人数达1.6万人,综合办学实力与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服务发展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国内外知名应用型国门大学;力争2026年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力争2030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与体系,充分利用临沧市在连接中缅通道及环印度洋国家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力争2035年更名为综合性大学,在校生规模达3万人以上,实现全面建成国内外知名应用型国门大学的奋斗目标!

  滇西有嘉木,人文荟萃纵千古;

  学府聚英才,学子砥砺骋四海。

  亲爱的同学、亲爱的朋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热忱欢迎您的到来,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让我们相约在美丽的滇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我们携手向前,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银鹭掠空旗山翠,春风拂柳汀水暖。我们期待着与你一起分享蓝天、白鹭与清溪,一起憧憬诗和远方……


查看更多>>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升本专业

查看更多>>
类别 专业名称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专升本报名条件

查看更多>>

  2025云南专升本为统考,所以云南专升本院校的报名条件即为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的专升本报名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院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专科毕业生(含省内外大学生在云南省参军后退役复学的应届专科毕业生),体育成绩合格(残障考生除外);取得省内外普通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并于毕业当年在云南省应征入伍且退役2 年内(2023 年9月1日以后至专升本报名前正式退役)的大学生士兵;取得省内外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全日制专科学历,由云南省各级项目办招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加西部计划项目前无工作经历、服务1 年期满或 2 年期满或 3 年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 年内(2023年1月1 日以后至专升本报名前考核合格)的志愿者。

第十四条 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一)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非应届专科毕业生;

(二)省外普通高等学校应(往)届专科毕业生(在云南省应征入伍的省外退役毕业生和云南省各级项目办招募的大学生西部志愿者除外);

(三)违反教育部令第 33 号规定,不符合报考条件者;

(四)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尚在刑罚、处罚期内的;

(五)体育成绩不合格(残障考生除外);

(六)无对应专升本招生专业的专科毕业生;

(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的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八)往年已被我省专升本免试录取,录取后未报到、自行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学生。第十五条 所有参加专升本考试招生的考生(含免试)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免试考生可报名参加普通专升本考试。网上报名分为信息采集、资格审核、报名确认和缴费。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科目

查看更多>>

云南省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类别及考试科目设置


专业类别代码专业类别名称公共课 2公共课 1专业课
41美术学公共英语大学语文素描、色彩
42艺术设计公共英语大学语文设计基础、专业设计
43音乐学公共英语大学语文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视唱
44音乐表演公共英语大学语文声乐演唱或钢琴演奏、视唱
45舞蹈学公共英语大学语文舞蹈素质测试、舞蹈自选片段、舞蹈即兴模仿
46艺术教育公共英语大学语文专业主修、基本素质测试
47广播电视编导公共英语大学语文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考试
51体育公共英语大学语文基本素质测试、专项
61计算机公共英语高等数学数据结构
62电气公共英语高等数学电路
64农学公共英语公共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植物学
65动物公共英语公共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动物学
66医学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67数学公共英语高等代数数学分析
68化学公共英语高等数学专业化学(无机及有机化学)
70机械公共英语高等数学机械设计基础
71土木工程公共英语高等数学结构力学
72地质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地质学概论
73测绘公共英语高等数学测绘类专业考试
74护理公共英语高等数学护理类专业考试
77临床医学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78口腔医学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79口腔医学技术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80医学检验技术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81医学影像技术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82康复治疗学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83药学公共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综合
84水利公共英语高等数学水利类专业考试


  省统考的文化课考试时间为 2025 年 3 月 29—30 日,见附件 1。考生于 2025 年 3 月 24—28 日自行登录“云南省专升本考生管理系统”下载准考证并打印。考生不得对准考证进行任何编

辑,须持纸质准考证参加考试。

  考试科目见附件 2。除艺术、体育专业考试外,公共课各科分值为 150 分,专业课分值为 150 分,总分 450 分。

  申请免试考生是否参加省统考,由考生自行决定。已被免试录取的考生不再具有参加省统考和普通批次录取的资格,未被免试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省统考和普通批次录取。

  考试大纲于报名前发至各高等学校,学校负责发放给学生,考试内容为专科所学内容,不指定教材。艺术、体育专业统考委托有关本科高校组织。省统考科目全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

  采用纸质试卷、答题卡答题。考生考试时各科目均不得使用计算器。

留言咨询
* 姓名
*手机
* 所在学校
扫码免费咨询领取
2024年最新专升本政策、专升本试题、考试大纲资料!
专升本查询工具
查询专业对口
海量本科院校
专业信息
专升本分数学费
专升本信息查询